爷爷方人琪79岁,浙江工业大学工程热力学退休老师;孙子方锦山16岁,热爱科学的初三学生。祖孙俩的双剑合璧,能得到怎么样的结果?答案是发明了一项不需要耗费能源的发电装置——地球引力与浮力发电装置。
据了解,这款发电装置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发明****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而祖孙俩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得到对此项发明有兴趣的企业的帮助,让他们的装置从纸上谈兵变为现实。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这个类似永动机的发明不太可行。
据了解,方人琪在能源方面有不少研究。其发明的“支靠式摆轮流体发动机”已取得****。而早年也发表了众多能源方向的论文。
利用地球引力和浮力发电
在方锦山家中,记者看到了装置的示意图。所谓“地球引力与浮力发电装置”,样子与水车类似,由1个环形旋转轮储工质箱、8个活塞缸和聚能活塞组成。
当装置未装水前,储工质箱以轴为中心任意平衡;当灌进液体工质(水)后,装置中的所有管道、储工质箱以及位于储工质箱左侧的活塞缸前缸会充满水,而由于活塞的密度大于水,因此右侧的活塞缸中活塞下压,活塞缸呈空缸状态。这样一来,整个装置的左边质量大于右边质量。而当左边的活塞缸转至右边,活塞受引力作用下沉,活塞缸被抽空;左边的活塞缸转至右边,活塞下沉,液体工质灌满活塞缸。因此整个旋转轮始终呈左重右轻状态,受地球引力作用整个旋转轮就会逆时针转动并带动变速箱和电机转动发电输出电能,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歇。
方人琪介绍,一个旋转轮外径为1.2米的发电装置,其发电功率可以达到823.2千瓦,“太阳能的电能转化率是22%,风能是33%,但我这个装置的转化率可以达到80%”。此外,他还分别设计了旋转轮外径为1米、0.8米、0.6米和0.4米的装置,其发电功率分别为352.3千瓦、58.8千瓦、6.86千瓦和0.88千瓦。而整个发电机由三个相同大小的发电装置组成,也就是说,该发电机的最大发电功率可达到2469.6千瓦。
水车发电引发的灵感
提到发明灵感,方锦山表示是一次机缘巧合。2012年暑假,和家人去农村游玩的方锦山正好看到村民在踩水车发电,大热天里看起来格外辛苦,“能不能发明一个类似于水车的装置,不需要人力,可以自己以轴为中心旋转发电?”这一想法突然闪现在方锦山脑中,回家后方锦山第一时间告诉了从事动力研究的爷爷。
“这样的装置设计起来不难,关键是之前没有人提出来。做什么东西都是创意最重要,我孙子头脑很灵活,他一告诉我这个想法,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后来他又提出利用活塞来控制活塞缸里的水量,也是整个装置能够成功很关键的一点。”方人琪说,言语中透着对孙子的骄傲。
方人琪告诉记者,孙子很喜欢科学和数学,尤其是科学常常能考个满分,平时对发明创造也很感兴趣,因此当孙子有这样的想法,作为爷爷的方人琪自然立马配合研究起来。孙子提供一系列想法,爷爷负责将想法变为数据和图纸,祖孙配合,事半功倍。
如今,这项“地球引力与浮力发电装置”已经通过了发明****申请初步审查。“儿子发明创造的第一步,就从这个发电装置开始了。”方锦山的爸爸笑着说。
专家认为类似永动机
对于方锦山的这一发明,全家都表示很支持,爷爷方人琪更是拿出了百分之两百的精力为孙子研究、奔波、申报****。“我之前有个朋友是在钢铁厂做的,他答应帮我免费生产这个发电装置,也前前后后做了一些零件。但是后来他被调走了,我们的装置也就没有下文了。”方人琪说。
据了解,为了支持方锦山的这次发明创造,家人在申请****上就花了近万元钱。而如果要把这个装置从图纸变为现实,即使只是生产最小型号的装置,也起码还需要两三万的成本和几个月的时间投入。“我希望能有企业把这个装置推向市场。”方人琪说。考虑到敢于冒此风险的企业不多,方人琪提出希望能够先找到对此装置感兴趣的企业,帮助其生产一件样品,证实这台发电装置的可行性。
对此,记者采访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教授骆仲泱。当听完记者对此装置的描述,骆仲泱判断这是一个永动机的概念,肯定不可行,“不需要能源,自己就能一直转动,这就是一个永动机嘛,那这个装置肯定有问题。我估计发明这个装置的人也研究了很久,但中间肯定有一个环节有问题,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而提到具体哪一环节可能出现问题,骆仲泱表示需要几天时间仔细研究图纸才能得出结论。
这样一个装置到底能否实现呢?本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