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岁入行至今,廖金国当了27年的
模具工人。来到廖金国工作的模具车间,几名工人正向他请教机器操作。
“刚才这个是我‘徒孙’,这个车间里,大部分是我的徒弟呢。”脱掉沾满机油的手套,廖金国用袖子擦了擦额头沁出的薄汗,笑着对记者说。
眼前的廖金国笑起来很憨厚,长年累月的工作,让他的双手显得十分粗糙。
2002年,廖金国离开黄岩老家,来到大溪当起了技术工人。“工作3个月后,老板突然把我叫去办公室,给了我一项大任务。”当时,公司生产的浴室水龙头阀芯是靠人工组装的,由于技术操作困难,有些阀芯难以避免地产生了缝隙。“公司是做出口的,老外对产品质量特别看重。有一次,因为一批货中间有缝隙,这批货就全被退了回来。”廖金国说,“于是,老板让我设计一个全自动螺纹组装,避免这种技术差错。”
接到了任务,廖金国立刻钻研起来。“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全靠自己手工画图纸。”廖金国说,“阀芯的结构很复杂,有时候某一个结构想通了,到与另一个结构衔接时又会出现问题。”画了扔、扔了画,有时睡觉时突然冒出个想法,廖金国也会一个鲤鱼打挺起来继续画……不知画了多少张图纸,廖金国终于设计出了一套新的组装方案。
对于自己刚设计好的方案,廖金国心里并没有底。“老板对我说,哪怕只有一半的成功机会,也要试一试。”老板的鼓励,让廖金国信心倍增。“试着按照这套方案生产后,一次性成功了,产品中间有缝隙的问题顺利解决了。”廖金国笑着说,如今,他设计的阀芯还成为了企业的重点产品。
通过自己的努力,廖金国还考取了高级钳工。“我是黄岩人,黄岩是模具之乡,每次回家,我都会向同行学习、与他们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廖金国说,“我是普通的一线工人,也许不能为温岭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我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到最好,把好生产关。”
当记者采访结束正要离开时,却被廖金国拉住了。“雅安发生了不幸的事,能不能请你帮我个忙,把这些钱捐给他们?”这个并不宽裕的模具工人,拿出了自己大半的生活费,“其实钱不多,但想到他们重建家园时,有一块砖是我添的,我就觉得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