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力扩大消费有效投资 模具产业链升级四大路径 |
|
|
|
来源:金模网 作者:不详 日期:2013/7/26 访问:
|
|
“目前,模具产业升级与消费、投资的关系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后危机时期,全面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原有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我国经济实施调结构、转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知名经济学者、金模网CEO罗百辉表示,实现扩大消费、有效投资需要与模具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模具科技进步结合起来,提高模具投资的效率和产品消费拉动的效益,实现投入成本的最小化和效果的最大化,形成模具产业升级的高效化和高度化,建立起扩大消费、有效投资的新机制。
通过产品升级,创造消费需求
产品升级是指在技术、材料、工艺上有创新变化的产品商业化。按照创新技术变化量的大小,罗百辉认为模具制品升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全新产品,指采用新原理、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制成,开创全新市场的创新产品;创新型产品,指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其性能获得改进,或增加其功能,改变其构造与形状而得到的创新产品;仿制型新产品,指产品在市场(阀门、水泵)上已存在,本企业模仿生产并推向市场的创新产品;新牌号产品,指通过改变产品的外观、包装、款式,对新产品重新定位,并启用新品牌的产品。研究产品升级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在于产生刺激新的需求作用。产品升级创造需求的一个典型例证是电视机的发展,从标准电视到高清、背投电视,再到等离子、液晶电视,直到目前的互联网电视、3D(立体画面)电视机就是产品不断升级的过程,每一次产品升级都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逐步上升趋势,反映了产品升级的规律。产品升级是创造消费的前提条件,从长期而言,科技创新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产品的产生不仅会改变现有的产品供给状况,同时,也会促进人们消费需求变化升级。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消费需求愈渐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产品升级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创造了新需求。新的消费品产生引起各种消费品产业之间原有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改变,同时,新的产业的形成又会对投资品产业产生新的需求。
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出口行业产能供大于求,常规产品赢利水平下降,产品应用领域过于单一,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原有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如果我国产业结构不能优化升级,并不断创新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就会加剧市场萎缩,而充分发挥国内需求潜力巨大的优势,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创造居民消费需求,可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的拉动作用。
通过过程升级,扩大消费需求
过程升级又称工艺流程升级,是指产品生产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的组织流程,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解决资源消耗多、环境问题压力大的关键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环境质量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同时,能源价格高启,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模具、钢材等传统行业将难以为继,许多企业将面临淘汰的危险。而企业通过工艺流程升级,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将比较优势体现在同样的产品中,将会产生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扩大消费的良性循环效应。
近年来,在世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中,日本为减少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的电池材料铂等稀有金属的使用量,积极采用过程升级,实施了稀有金属材料替代项目,降低了锂电池的成本,使新能源汽车制造销售走在了世界前列,部分型号的汽车已经进入家庭用户,扩大了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
在组织流程升级方面的成功案例有海尔模具公司。海尔与以往企业内部只关注本位工作完成和提高内部生产率完全不同,它的流程设计和实施是以顾客的需求为标准,实现了由传统功能型组织向流程型组织的转变。它将原分属于每个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业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全集团范围内的统一销售、采购、结算的商流、物流、资金流推进本部,通过供应链搭建全球采购配送网络,缩短交货时间,降低成本,根据用户需求实施柔性化生产。整合后的生产经营的焦点不再是产品生产、制造、营销的具体环节与技术问题,而转移到企业围绕市场的反应速度。核心是面向市场,面向用户进行产品研发、生产、服务。过程升级后,由于更贴近消费者,企业工作重心发生了质的变化,绩效实现了巨大飞跃,提高了与不同消费群体的沟通与对接能力,最终增加了新的订单,培育和扩大了新的消费群体。
通过功能升级,优化消费需求
功能升级是模具企业对自己所从事产品价值链环节的重新定位。我国企业实施功能升级,意味着一些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更多的企业由承接OEM业务转向承接ODM业务,或直接成为含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企业,由单纯加工制造企业向营销及服务型企业转变。
“从整个产品价值链的构造来看,只有处于价值链最高端的企业才具竞争力。”罗百辉认为,对于中国模具企业来说,评价功能升级的一个标准就是能否进入产品价值链的战略环节,而战略环节的关键是对核心产品的创新。因为核心产品是最终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产品在价值链竞争力层次上所遵循的规则和利害关系有所不同,它是最终产品的关键核心部件或组件,是模具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这种核心产品能够具有较长的领先时间,不易为竞争对手所复制,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和吸引潜在用户,优化消费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伴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更注重品牌、质量、档次和款式,购买力较为集中地投向“高、新、精”的消费资料。以汽车产业为例,我国许多企业实施功能升级,使消费需求不断优化,目前支持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主体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从公务车、商用车转向了私人用车。2002年以来,私人购车占整个汽车市场份额迅速提升,私人购车比例达到60%左右,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首次实现了全球产销量第一。汽车工业要做强做大,根本的途径是要根据消费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功能升级。作为一家新生民族自主品牌(阀门、水泵)、被誉为汽车产业“比亚迪神话”的企业,比亚迪汽车保持了连续5年超过100%的高增长,由2005年产销量2万台到2009年产销量44.8万台,销量利润率排名行业第一,2010年力争实现产销80万辆目标。比亚迪的发展与之走功能升级、产业高端的战略分不开,该企业正在向独有品牌、资产、技术、产品、人才的“五独”之路转型发展,除了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著名世界汽车企业与投资基金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还设立中央研究院、汽车研究院、电子研究院、电力研究院,各个产品事业部也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建有专门实验室,实施了由低价车向高价值链环节转向战略,开始进入汽车模具、汽车核心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领域,并成为引领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的先锋之一。
通过跨产业升级,拉动有效投资需求
跨产业升级是不同行业层面上的升级,由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跨产业升级由于不是线性的,会表现为产业内升级与产业间升级的交叉进行。即当产业内升级达到一个高水平后,再跳入到另一个产业,实现产业间升级;或者在实现产业间升级后,再实现产业内升级。升级的路径不是在一个行业内完成,在罗百辉看来,先进制造产业升级到一个新的较为高级的产业后,反过来会对于相对低级的模具产业内升级有促进作用,可以拉动传统模具钢材产业由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变,并进一步延长价值链生产的行业领域,同时带动模具相关配套产业及其他行业升级,刺激有效投资需求。
有效投资特别是结构科学的投资,永远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由于经济增长的出口路径依赖将消减,在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情况下,要特别强调有效投资。结构科学的有效投资不仅有利于工业投资的效率和效益,而且还有利于综合协调产业结构优化、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增长。
通过跨产业升级拉动有效投资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可使我国或区域内新兴产业增量得以培育,传统产业存量得以提升,最终实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目标。在增量培育方面,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走向高端产业;在存量提升方面,通过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其渗透性强的特点,使传统产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总之,以高新技术为发动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两个车轮,实现跨模具产业升级,将极大刺激投资需求,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 |
|
|
关键词:模具 |
|
上一篇:我国机床企业要以数控车床产业快速发展为契机 |
下一篇:射芯机发展鉴证了中国铸造业的发展—鑫源模具 |
|
相关链接
·我国机床企业要以数控车床产业快速发展为契机
·中国拉动世界机床市场回暖
·德国机床产值实现10%的大幅增长
·数控切割机床行业需走集约型发展路线
·辽宁检验检疫局扶持沈阳出口机床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纪实
|
|
|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100589139@qq.com |
|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的所有资讯,版权均属中国泵阀网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http://www.zgbfw.com。违者必追。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