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形势比较严峻。据统计,今年1-4月,宁波地区共有340批、价值1500万美元的机电产品被国外退运,同期还有7批产品遭受国外官方通报。从出口受阻的机电产品种类来看,主要是饮水机、取暖器、制冰机等小家电产品,产品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外观不良、性能异常、包装印刷错误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比如制造加工过程中的电气结构不符合要求、绝缘性能不达标等,导致消费者可能接触产品带电部件而造成电击或火灾等危害。检验检疫部门调查发现,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因质量问题屡遭通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出口产业处于结构性弱势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以加工贸易(OEM)为主,如目前宁波地区9成以上的企业以按照国外客户提供的图纸、样品做OEM贴牌生产为主,特别是在LED和太阳能灯具、精密机械设备、大小家电产品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中,上述现象更为普遍。部分国外客户对产品标准不熟悉,关注点集中在产品外观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往往忽视质量安全,其提供的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等类似现象屡有发生。同时,贸易纠纷、客户随意变更需求等情况较为普遍,而国内企业缺少“话语权”,存在被动返工、整改包装铭牌等情况,企业为了维持与客户长期的合作关系往往自行承担损失。
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中小型企业是机电产品出口主力,仅国检宁波辖区各类小家电出口企业已有数千家,这些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对国外标准和法规的搜集能力和解读能力有限,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自检自控体系,设计缺陷等导致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少产品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必要的合格验证试验,存在质量隐患。而且部分企业存在“重需求轻标准”现象,个别企业出于成本、贸易等原因采用低质低价原材料生产加工,或利用违法途径出口劣质商品。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多
机电产品由于消费面广、敏感度高,发达国家频频利用自身技术及政策等优势设置技术性贸易壁,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状况不佳,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通过“提高检测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出台新的技术法规”等措施,从“安全、环保、卫生、健康、能耗”等技术方面限制或阻止我国小家电等产品出口。以市场需求不断激增的LED等为例,发达国家正试图利用其技术优势和****垄断,不断更新技术标准和法规以提高技术贸易壁垒。
机电产品出口受阻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等损失,而且影响出口产业整体声誉,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企业:
一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要及时跟踪了解掌握机电行业最新的国际标准,做好收集、整理工作,按照国际标准和特定国家的要求组织生产,重点关注电气安全等质量项目。严格组织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规避划痕污渍、零部件漏装或装配不良等现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强化产品符合性审查
签订外贸合同时不应盲目满足客户的要求,对标准符合性没有把握的产品应寻求专门机构检验,避免片面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标志和说明制作、产品结构设计、元器件和原材料的采购等。对于有设计缺陷的产品应与客户沟通修改,对产品上的标签标识也要进行必要的审核。
三是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争取国外注册商标,申请****或获得国内外相关认证,特别是在LED和太阳能灯、高能效家电、光伏设备等新能源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企业间可以通过联合创牌等方式形成合力增强管理、技术等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