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集团(下称沈阳机床)i5系列智能机床的“全球首发”打破了中国机床产业智能制造的沉寂。
i5智能机床黑白相间的涂装,配备的大屏显示器,以及其与互联网络的连通使得这台“大国重器”颇具科幻色彩。
无论管理人员在办公室还是在度假的海滩,手持平板电脑,指尖轻轻滑动,就可以将一条条指令通过无线互联网络,传达给正在车间里忙碌的i5智能机床。
i5智能机床的智能控制不仅实现了机床的自身主动控制,同时互联网将机床与维修、客服联系在一起实现在线诊断、故障数据传输,以及在线故障排除。i5智能机床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排除故障和修改方案,从而降低设备停机给用户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电影大师们曾经绞尽脑汁在科幻大片中展现的“指尖上的工厂”,在中国的工业装备中得以真正实现。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专家表示,i5系列智能机床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工业在新的产业革命到来时实现了对世界对手的技术超越。
七年磨剑
机床行业素有“工业母机”之称,决定着一个国家装备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然而,从上个世纪末,机床行业进入数控机床时代以来,中国机床一直缺少自己的数字控制系统,机床智能化更是无从谈起。
“我们要攻下这个山头,为机床研发‘中国芯’,这是使命。”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几乎将沈阳机床全部的身家押在技术攻关上。2007年10月,沈阳机床与同济大学联合成立沈阳机床研究院,并以每年亿元以上规模投入科技研发。
2011年10月,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飞阳”系统终于研发成功。中国的高端机床终于有了自己的“大脑”。
然而庆祝的喜悦尚未散去,一个更加严酷的现实却摆在了沈阳机床面前。从2012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我国机床行业增速大幅下滑,行业主要企业的产销、利润均呈现负增长。
“当时可以用一片惨淡来形容。”《装备制造》杂志总编王玲玲告诉记者。高端机床制造业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中国工业仅仅是追赶还不够,必须占领智能制造这个新的产业制高点,才能使产业摆脱困境。
“留给沈阳机床乃至整个中国机床工业的时间并不充裕。”关锡友认为,“飞阳”系统研制成功之后,沈阳机床必须马不停蹄地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智能系统攻关。
同时,沈阳机床还开始了人才引进和大胆的领军型人才计划。“互联网、智能制造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只有年轻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的真正含义,并具备天马行空的创新能力。”关锡友表示。在经过层层筛选后,不惜重金把李晓雷、贺鑫元、李佩谦三个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年轻人送到德国进行学习,随后分别成为新产品攻关的项目经理。
功夫不负苦心人。世界首套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i5数控系统2012年全球首发,2014年开始接受预定生产。i5数控系统的技术开发,不仅攻克了数字伺服驱动技术、实时数字总线技术等运动控制领域的核心底层技术,同时融汇了移动互联、大数据中心等时尚技术,使得特征编程、加工仿真、实时监控、智能诊断、远程控制等网络智能制造以及工厂分布式、分级式布局得以实现。
原来70分钟的数控机床加工准备时间被缩短到5分钟。管理人员凭借一部手机就可以在千里之外实现管理。
同时,2014年6月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还推出了BRIO3等3款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智能机床,其传统技术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受到专家和厂商的一致好评。
据初步测算,目前仅凭i5系列等智能机床每年的销量将达到4000至5000台/套,从而为沈阳机床带来10亿-15亿元的营业收入。
深度互联
现在,沈阳机床集团正从过去的行业“追赶者”,变为“领跑者”,但是这依然不是关锡友心中所设想的真正全球顶尖制造企业蓝图。
“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做机床了,变成工业咨询服务公司。就像苹果公司,手机的加工、生产都交给富士康了,自己只设计、研发。”这是关锡友曾经对于沈阳机床未来的畅想、猜测。纵观世界发达工业国家,其产业无不经历了从制造业向研发和服务的转型。
面对人类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这一大背景,关锡友意识到,传统的理念、方法已不能适应未来,而向现代工业服务商转型将成为必然。从这个角度讲,技术创新本身是基础,商业模式创新将是下一轮经济周期发展非常重要的手段。
2007年,沈阳机床提出了“国际化、世界级”的战略目标。为此,沈阳机床也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逐步从含金量较低的普通机床领域退出,把这块业务OEM出去,把重点放在智能化数控机床上。
2012年6月,我国首个企业金融管理中心在沈阳机床集团揭牌成立;2013年,沈阳机床开始积极申请金融租赁牌照,催生工业及金融的集成创新;2014年6月,沈阳机床推出金融租赁、置换升级两项增值服务。放款快、门槛低、收益高,实现“0负担”、“0首付”、“0利率”的“0元购机”,帮助客户解决因为缺乏流动资金而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或者更新产品设备的瓶颈问题。
产融结合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打通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的壁垒,就意味着打通了制造业与整个经济体系的链接。一方面支撑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利用自有的当代先进运动控制技术,开展针对机床存量市场的再制造。沈阳机床不仅仅将进行技术和产品上的转型升级,而且要转型成为制造服务企业。
9月19日,沈阳机床与海尔产业金融达成战略合作,首期10亿元投资将重点用于基于云制造平台的生产租赁。海尔产业金融总经理周剑振认为,沈阳机床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为智能化、分布式、共享型的生产力租赁奠定了基础。
关锡友则表示,大规模生产模式行将结束,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巨变。这种转型要求企业从过去以产品和制造为核心的资源配置转向以需求和客户为中心的资源配置。金融服务是企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力量,同样需要理解中国工业的趋势。
2011年沈阳机床的经营规模跃居世界机床行业首位;2012年其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诞生了世界首台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i5智能化数控系统。
如果中国制造业在过去苦于没有核心技术,那么在今天完成核心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技术能力拓展市场,重新配置整合市场资源体系将成为新的课题。
文章链接:中国机床商务网 http://www.jc35.com/news/Detail/3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