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逐渐走入了工厂车间,但是这些工业机器人多是“洋品牌”或“洋血统”。国产伺服电机技术落后导致成本较高,竞争力较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商产业研究院研究发现,国内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75%的市场被国外品牌占领,其中日系品牌占比达到45%,其著名品牌包括松下、三菱电机、安川、三洋、富士等。国内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生产企业起步较晚,产品性能与国外品牌存在较大差距,仅占约25%的伺市场。
图表1国内市场伺服电机品牌比例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调研整理
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了国内伺服电机品牌的落后:
第一,国内伺服电机产业基础研究较少,生产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足,申请****较少,并且申请人多数为大专院校和研究所,将研发技术转化为生产的比例较低,严重影响其产业化进度。
第二,国内伺服电机生产企业起步晚,技术储备不足,创新能力较弱,同时研发投入较少,导致产品技术进步较慢,国产化水平较低,竞争力较差。
第三,国内伺服电机生产企业以低价作为主要竞争策略,牺牲了产品利润,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投入不足,产品技术改进和新产品推出进度慢。
同时,国内伺服电机政策扶持较少、下游应用不足、伺服电机精度要求高,本身技术难度较大等等原因也造成了国内伺服电机品牌市场份额较小。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将创造巨大的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需求市场。国内伺服电机生产企业为占领国内市场需要针对上述原因,增强基础研究,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合作意识,重视品牌建设,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实现伺服电机的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