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把一个新名词“中国制造2025”带到世人眼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般雄心壮志,压缩机行业同样必须有。
顶层设计“最亮点”
作为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规划,“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最新信息显示,“中国制造2025”的路线图将包括大力支持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必争产业优先发展;选择与国际先进水平已较为接近的航天装备、通信网络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压缩机业内人士不难看出,其中多项内容涉及压缩机行业,而智能制造成为这一路线图中的“最亮点”。
制造只能走快,“智造”才能走远。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中国潜在的制高点是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智能制造是较好的切入点和当前的主攻方向。”
中国这一顶层设计,在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后,显得格外迫切。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美国制订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搞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
这些战略措施中包含的共性,是对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的研发扶持。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即便是最先进的国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业,而是在不断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2013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但从整体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特别是在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领域,与制造业强国相差甚远。在此,不得不关注的是压缩机产业。
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正在努力抓住契机,实现中国制造的“脱胎换骨”。
压缩机产业“装备世界”不是梦
当中国制造划出新的起跑线时,谁反应慢了,谁就要吃亏;谁能把握大势、“智”向高远,谁就能抢占先机,占据未来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让压缩机走出国门“装备世界”,已经写进压缩机人在新常态下加快促进压缩机产业走出去的名副其实的“总方略”。压缩机产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其“智”变关乎压缩机的“质”变。
国家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还将启动一批新的重大项目。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产业,包括压缩机在内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曙光已经显现。比如,开山集团、沈鼓集团等一批企业已经在装备自动化、智能化领域取得较快发展,一批关键零部件及智能成套装备实现了产业化,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在以“机器人 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上抢占先机。
发展压缩机产业不是简单地扩大再生产,而是要围绕压缩机的优势板块,加快推进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融合集成,推动压缩机行业由生产传统装备向生产智能装备、由提供单一设备向提供成套设备、由流水线批量生产向个性化生产和便捷化服务转变。
总而言之,“中国智造”就是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性支撑产业,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
伴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木桶理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你把桶倾斜,你会发现能装多少水取决于你的最长板(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只要你具备“完整的桶”的意识,尤其是拥有了一块足够长的长板,围绕这块长板展开布局,并通过自主或合作的方式补齐自己的短板,就能为你赚到最大的利润。
“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长远系统工程,对一个产业发展将是全方位的考量。
在从“制造”向“智造”的进化之路上,“中国制造2025”的压缩机行业应从核心竞争力“选准点、走对路”,既要把已经具备的产业基础乃至先发优势当成自己的长板,尽一切可能把长板拉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也要尽一切可能把自己的短板补齐,才可能真正进入“领跑阵营”。
压缩机产业该如何扬长补短?一是推进传统压缩机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实施“机器换人”工程。二是瞄准行业龙头和先进技术,加快引进和对外合作。三是着眼当下,培育一批有基础、有条件的机器人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快载体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