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基石。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顺势而为、蓄势而发,令人鼓舞。抓住机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数以亿万计的各类制造业人才是关键,而精神是统领。“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切实举措,凝魂聚气、凝心聚力,激发推动国家发展车轮滚滚向前的精神动力。
工业4.0顶层设计落地专家罗百辉表示,“中国制造”正面临工业2.0、3.0和4.0并行共进的局面,由制造向创造转型的战略实践亟须内外兼修。放眼世界,由守时守法、尊重权威、严谨认真、注重质量等精神品格所支撑的德国制造业,能够成为整个国家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的坚实依托。日本和瑞士等国制造业的匠心精神也使得其工业制造享誉全球。“中国制造”要实现弯道超越和自我突破,在根本上要依靠由亿万人构成的劳动者队伍及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气度,这就格外需要精神的统摄和引领,激发民族制造的内在精神动力,凝成一股革故鼎新的时代风貌,形成一种崇尚精良制造的国风、国韵与国魂。
秉持技术报国的理想信念,激发制造强国的匠心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弘扬与铸就中国民族工业应有的“制造精神”——吃苦、敬业、钻研、创新和奉献,予以引领和强力推动。
要有吃苦精神。制造强国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制造人品格坚韧,肯于吃苦,乐于接受苦差事、承担苦任务,要求每一个肩负“中国制造”使命的人,有艰苦奋斗的本色,任劳任怨。
要有敬业精神。敬业要求每一个肩负制造使命的人,有对事业孜孜不倦和锲而不舍的追求,有对制造岗位和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工作全身心投入和一丝不苟,对每个环节、每件产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要有钻研精神。钻研精神是一种追求极致的专业态度,需要每一个制造人对完美追求的匠心独具,享受工作中的内心宁静,对产品的品质精益求精,废寝忘食、潜心深钻,把品牌做成信仰、让智慧发挥到极致,力求成为行家里手。
要有创新精神。每一个肩负“中国制造”使命的人,要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大无畏精神,敢于在工作中抛弃旧思想旧事物,敢于创立新思想新事物,根据实际需要或新情况,不断进行革新,科学探究和灵活解决问题,不墨守成规。
要有奉献精神。每一个肩负“中国制造”使命的人,要有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集体荣誉感,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局意识,肯于和乐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付出辛劳、智慧和汗水,尽心竭力。
在上月23日举办的中国模具产业发展(横沥)高峰论坛上,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领导干部,都非常强调“工匠精神”,事实上,在东莞横沥中泰模具生产线上每个环节都要求做到严谨、专注、极致——像德国工人那样。
记者在和中泰模具一位高层交流这种“工匠精神”时,对方表示,搞模具工业4.0,工业基础强大是根本,有些人认为中国工业基础不如德国,还搞什么工业4.0?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一穷二白都搞出了“二弹一星”,现在为什么不能赶上去,中泰模具早在2011年就以“工匠精神”发力模具工业4.0。其实,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在转变,也早已经不仅仅只是靠工人的双手在与他国竞争。
根据德国版工业4.0描绘的美好前景,在现代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成熟后,现有工厂将能够通过工业互联网把供应链、生产过程和仓储物流智能连接起来,真正使生产过程全自动化,产品个性化,前端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后端仓储物流管理智能化。目前中国的企业是工业2.0、3.0、4.0并行。东莞市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在与七所高校进行模具工业4.0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试图往模具产业价值链上游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