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在湖北襄阳技师学院机械实训中心,由人社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职业技能竞技节目《中国大能手》(第二季)之“数控刀客”单元总决赛开始闯关大比拼。这一活动旨在为各行各业顶尖技能人才搭建实现梦想、走向世界的技能舞台,在全社会传播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刀客”聚首
据了解,此次“数控刀客”比赛共设有四关,分3天进行。其中,第一关“极限薄壁”,要求选手根据图纸参数编程并完成制作超薄铝制酒杯;第二关“手动抛光”,要求选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面铜制古镜毛坯打磨出最大光亮度;第三关“切削易拉罐”,要求选手对喷漆的易拉罐进行打磨,既要保证光洁度,又不能削破;第四关“一刀准”,要求选手蒙住双眼,完成特殊尺寸工件的切削。本次比赛实施淘汰制,分别为10进4、4进3、3进2、2进1,最终胜出者将夺得“中国大能手”桂冠,并入选中国代表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通过全国海选产生的10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院校。
4月6日上午10点,第一关比赛正式开始。本场比赛主要考察选手对数控机床的精准把控能力、编程和工艺水平,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下午三点半,比赛结束。经专家评审团现场检测,襄阳技师学院潘志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孟庆津、广东省技师学院黄嘉隆、承德技师学院石凤武顺利过关,成功晋级。
煮酒论英雄4月7日上午十点,“数控刀客”单元总决赛第二关比拼开始。
专家组成员将车床刀具统一位置后,牵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黄嘉隆、石凤武、孟庆津、潘志强等4名选手蒙上了双眼。他们将在黑暗中,仅凭听觉、触觉,判断刀具的切削程度,完成铜镜毛坯打磨。4名选手谨慎地摇动手中摇柄,认真倾听着刀具与铜镜毛坯接触的声音,调整着摇动速度。只见黄嘉隆小心翼翼地摇动着手柄;石凤武侧着身子倾听切削的声音;孟庆津更是双手齐上,左手旋转按钮,右手摇动手柄;潘志强则一边摇动着手柄,一边默算着进刀量……赛场上气氛异常紧张,场边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影响选手的操作。
“这一关主要考察选手的感观、听觉、触觉以及对金属切削知识,特别是切削原理、金属材料、刀具等综合知识的整体掌握。蒙住双眼后,灵敏的听觉在操作中非常重要,选手要通过听刀具与工件接触的声音来判断刀具切削的程度。触觉,就是选手要对手动摇柄有很好的把控。只有平稳操作,切削的纹路才均匀,尽可能地保证光亮度。这一切都要求选手必须具备牢固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对机床性能有全面的了解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襄阳技师学院《中国大能手》集训队教练廖建讲解道。
两个小时过去了,黄嘉隆率先完成了本关比赛。专家组用粗糙度测量仪对4位选手打磨出的铜镜进行了数据测量,最终孟庆津、黄嘉隆、石凤武顺利晋级,进入第三关“煮酒论英雄:切削易拉罐”环节的角逐。
第三关对选手控制数控车床的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操作经验要求较高。选手们要将表面喷有红、黄、蓝漆膜的3个易拉罐进行切削,把易拉罐表面外漆削掉,且不能削破罐体。由于易拉罐壁本身只有0.1mm的厚度,且外缘不规则,刷上一层漆膜,依旧很薄。使用的刀具非常锋利,极易车破罐体,操作难度非常大。选手们只能通过认真观察、聆听刀头切削材质表面的声音,控制车刀的力度,利用工件安装位置与刀具之间的关系来快速车掉漆膜,并保证罐体的完整。此关设计对选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石凤武、孟庆津最终取得第三关的胜利,成功晋级第四关。
终极挑战
4月8日上午11点,石凤武、孟庆津———这两位“勇闯三关”的顶尖高手再次登场,展开第四关———“一刀准”的巅峰对决。他们这一关的任务是将一段长度为200mm、直径为30mm的圆柱体工件车成尽量细的细杆工件。俗话说“车工怕车杆”,不过这个难题难不倒“数控刀客”。中午12点,两人相继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经专家组现场测量,石凤武、孟庆津的成绩分别是直径4.61mm和4.75mm,仅仅相差0.14mm。
石凤武凭借高超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勇夺“数控刀客”单元桂冠,喜获“中国大能手”称号。图为“数控刀客”单元冠军石凤武。任丹丹摄选手潘志强在专心比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