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诞辰之际,美国波音公司迈出了与中国航空工业合作的历史性一步。10月28日,浙江省、波音公司、中国商飞举行发布会,宣布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将落户浙江舟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各方将通力合作,争取在2018年底让第一架“浙产”波音737客机下线正式交付。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波音737从来没有在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地区建立完工与交付中心。
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将落户浙江舟山发布会暨签约仪式
此次波音首个海外工厂在舟山成功落户,是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件事刷爆了装备制造业的朋友圈,有圈外人士发出惊叹:“我国航空制造水平已达如此之高,作为国人我们感到很骄傲!”也有圈内人士这样回应:“中国现在已经具备自己制造大飞机的高端技术实力,波音垄断了国际市场这么多年,终于第一次感受到中国大飞机的竞争压力了。”
波音737空中飞行图片
嫦娥三号探测器登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装完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航天工程正迈步前行。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映射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蜕变。这场蜕变是中国制造行业科研力量以及科研实力日渐强大的体现,更是“中国制造”将逐渐换档至“中国智造”的有力证据。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波音首个海外工厂落户中国的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是中国万亿美元航空市场的诱惑,也是波音、空客在华之争的必然升级。在小编看来,波音首个海外工厂落户中国的背后,还暗藏国内机床企业的支持。飞机制造的背后凝聚了多方的贡献,飞机零部件的加工离不开机床的协助。相关的金属材料、冶金加工、数控机床、动力控制等领域的众多企业,将不断进入到飞机制造的产业集群中。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落户舟山,不仅是侧面对中国制造实力的认可,也将促进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它对国内机床企业而言,是肯定,也是机遇。随着波音首个海外工厂落户舟山的大好形势,机床行业涌现的众多“明星企业”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航空航天工业产品零件的特点是耐高温、高强度、难加工,同时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多、复杂结构件多、工艺要求高,这就对其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据JC35记者了解,数控机床其实早已被应用到在航空航天领域。早前华中数控就曾与大连机床集团通力合作,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提供了两台高档数控机床,并配置HNC-848全数字高档数控系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的WHGS7000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四川长征机床集团的GMC2500H/2X60A五坐标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等机床设备也早被应用于沈飞、西飞等航空工业主机厂所。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五轴立式铣削加工中心和五轴立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复杂的叶轮类工件加工。中航工业哈轴更是多年来担负中国航天事业稳定轴承供应商的重担,多次助力神舟系列飞船成功遨游太空。
数控机床正在加工飞机零部件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此次在神舟系列飞船及运载火箭上,应用的大量轴承部件来自国内多家知名机床企业。自此,数控机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有力贡献也逐渐被世人所熟知。据悉,在神舟十号系列飞船及运载火箭上,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生产的轴承被用在飞船、火箭的核心和关键部位,并凭借出色的表现多次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表彰;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承担起载人航天特种轴承研究任务,参与到空间实验室系统的专用轴承研制工作中;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稳定的轴承供应商,中航工业哈轴研发制造出的轴承也被用于运载火箭的伺服机构中……
机床加工细节图
机床企业从未止步,一直在航空航天领域积极创新,努力为航空事业崛起提供更多助力。此次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落户浙江舟山,据悉日发精机作为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数控机床专业生产企业,将为波音公司提供复合材料加工设备、总装线和部装设备、自动钻铆设备等部分航空配套部件。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进步一方面推动了机床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的许多零部件最终要依赖机床的加工来实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机床工具行业担负着提供优良装备的使命。
高端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工作母机,也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必备装备。资料显示,航空企业使用的主要是大型、复合、精密、多轴联动高档机床,这就要求机床具有高刚性、高效率,占比小等特点。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我国机床产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尚未达到完全自主化,国内部分机床产品仍存在仿制现象。大多数国产机床由于核心技术实力还不到位,只能用于一般工序或作为辅助设备,真正能进入到航空部件关键制造工序的实为少数。
机床企业还需努力 技术突破仍需卯足劲
核心技术自主化是国内机床产业突破发展的关键路径,尽快在航空航天一领域实现突破,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和国防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提出了2020年在航空航天领域机床国产化率达到80%的目标,这不仅成为大众期盼,同时也是大国崛起的希望。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包括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主机企业在内整个机床行业的一致努力。对此,机床企业还需努力,技术突破仍需卯足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