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装备产业,将四川省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在核电装备方面,《规划》强调,大力发展基于核潜艇、核电站等应用的先进核能智能化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着力推进三代核电 AP1000 级华龙一号、CAP1400 等自主型主设备研制,加强超临界压水堆等四代核能系统研发。支持小型和微型核动力堆研发设计和关键设备研制,积极参与核电标准化体系建设。围绕第三代、第四代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研究,建立核燃料组件自主产业化体系。加强核级和非核级管材、泵、阀、电气设备等核电配套设备产业发展。构建核电设计服务、关键模块与部套件生产、基础材料和能源生产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四川核能装备和核技术应用系列产品。开展核电安全技术研究,加强核废料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能力建设。
在太阳能装备方面,《规划》指出,以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完善从高纯硅料、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到系统集成、太阳能利用装备产业、电站工程总承包的全产业链。鼓励企业加大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封装工艺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升电池光电转换率,降低生产成本。支持非晶微晶硅薄膜电池、高效晶硅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钒电池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光伏系统集成技术和控制器、逆变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推进太阳能光伏组件和集成系统及管件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光伏超白玻璃、背板、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EVA)、封装材料、密封材料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快太阳能光伏(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步伐,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产品。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发建设,重点发展以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在风电装备方面,《规划》强调,充分利用大型风力发电装备企业和研究中心,加强风电装备研发,提高发电机、齿轮箱、叶片以及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能力,力争在风电运行控制、大规模并网、储能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建成集风电整机及附属设备制造、测试、培训、配件供应、售后服务、融资开发为一体的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和服务体系。鼓励风电机组企业从单一制造向工程总承包以及风力电站开发方向延伸,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风电配套件发展,重点开发控制系统、变压器、高速齿轮箱、机舱、轮毂、底盘、主轴、回转支承、叶片等关键配套件,完善风电产业链。加快建设一批风力发电场,建设集风电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与风场开发为一体的综合示范项目。
在页岩气和煤层气装备方面,《规划》指出,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地质与气藏工程、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体积压裂主体技术攻关,鼓励研发生产适合四川省地质特点的 4500 米页岩气钻机、6000 型水力压裂车、旋转导向装置、射孔装置、连续油管、封堵工具等设备。支持一批页岩气、煤层气生产和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加快形成页岩气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综合利用、配套装备制造及油田服务的全产业链,促进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油田服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步伐,积极探索低浓度瓦斯利用途径,提升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水平。开展煤层气高效安全储运关键技术研发。
在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方面,《规划》指出,开展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处理、制备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技术攻关,推进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燃料等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先进技术开发和生产线建设。积极开展生物质燃料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发。
《规划》还指出,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核心发展产业,以成都、德阳、攀枝花、乐山等地为主体形成核心发展区,重点发展太阳能、核能及风能等相关新能源产业链,建设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以自贡、泸州、凉山等地为主体形成重点拓展区,依托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物质能利用及设备研发、风能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页岩气勘探开发和核电配套设备等,加快推进太阳能试点示范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