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随时向云端的i5智能机床下达指令,轻松制造出产品,这是天方夜谭吗?
只需带着智慧和创意,就可“拎包即住”i5智能制造谷,厂房、设备、资金、技术甚至订单,都有人帮你搞定,助力创业梦想。这是真的吗?
记者采访了解到,依托i5核心技术转型智能制造,打破传统生产和商业模式,绘就制造业的分享经济路线图……身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机床集团,正在开启以有效供给对接有效需求的新生之路。
i5智能制造新生态的三级跳
1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床博览会上,沈阳机床集团与浙江省嘉善县、湖北省钟祥市等地宣布联手打造i5智能制造谷。“这是全新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由智能制造体验中心、检测中心、再制造中心等六大公共服务中心+N个智能工厂构成,地方政府提供厂房,沈机提供设备、技术等综合服务,让创业者‘拎包即住’,营造智能制造的分享经济蓝海。”沈阳机床集团优尼斯公司副总经理李小雷说。
而在线上,沈机的iSESOL云平台已集聚5000多台智能机床和若干智能工厂联网,为客户提供在线实时服务和供需对接等新兴业务,累计提供35万多小时服务,成交订单5511单。
以2014年首推i5智能机床为开端,到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谷和iSESOL云平台,沈机加速从单一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完成了i5智能制造新生态的三级跳跃,得到需求侧强烈反响。
在机床行业整体艰难情况下,去年沈机订单猛增至1.8万台,孵化建设智能工厂40多家;在以往国产机床厂久攻不下的3C电子行业大展身手;今年一季度新增通用类产品订单量,已接近去年的一半。
即时分享的全新产业链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基于机床控制系统i5技术的原创突破,沈机的供给侧改革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奇特情景。
“我们尝到创新驱动带来的供给侧改革甜头了。”沈机集团旗下的沈机股份公司总经理赵彪告诉记者,“低端老产品没人要了,每月由三四千台跌至三四百台,而i5新产品逆市猛增,不是产能过剩,而是订单太旺,面临能否及时供货的新挑战。”
“借助于i5的智能互联,我们一步跨进了日美德强手第一阵营,打破一次性销售的传统业务模式。”沈机集团江浙沪区域销售经理李小沛说,一台售价20万元的机床,通过综合服务、再制造等分享模式,可以做成价值量为40多万元的业务包,听起来似乎“玄机重重”,实则却破解了各方资金困难,不仅让制造商轻资产运营,也让所有参与方获得利润生成点。
机床零部件、机油等上游供货商,也开始认可沈机的分享模式。国际知名的工业部件供货商舍弗勒、润滑油供货商埃克森美孚等巨头,与沈机携手建立不再基于买卖而是即时分享的全新产业链合作关系,根据机床的开机状况即时分享利润。
构筑大工业转型的“登天梯”
“随着信息技术从移动通讯进入制造领域,我们能否抓得住这次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沈机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认为,机床作为工业的母机,曾经迷失于计算机时代,而现在正在面临跨越式发展的绝佳机遇。
“东北以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为主的大工业,要比一般的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更艰难。但是再难,我们也要勇于搭建大工业转型的‘登天梯’。”关锡友表示。
从2002年至2011年,沈机机床全球行业排名从第36位跃升至第一,但中低端产品占主流。2012年后由于需求结构变化,低端产能过剩,沈机开始进入艰难转型期。
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晴雨表。在沈机人看来,构建转型升级的“登天梯”,要靠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和制造模式、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来完成,要协同各方资源构建制造业的分享经济新生态。
沈机集团去年在鄂西大山深处的十堰市建设了以圣伟屹智能制造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工厂,推出安全创业等新型分享制造模式,让一批中小企业再现生机。圣伟屹公司的员工从打工者变身i5创客,租用智能机床承接各类订单。有10名创客租用9台机床,自愿三班倒,24小时不停机,加工量成倍增长,成本降低了一半。
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在支撑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再次奉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