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民是一个性情率直、敢作敢为、个性鲜明的企业家,集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誉于一身。2005年底成为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在大雾中,我乘上了北上的火车,驶向一个陌生的地方,当时的心情是莫名其妙的糟糕。”9月5日,回忆起当时来沈的情景,祁玉民依然满怀感慨。原定在华晨3年的工作期,他一干就是12个年头。
“这12年,我见证了沈阳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人民精气神越来越足。渐渐融入了这个城市之后,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是我的又一个故乡!”祁玉民动情地说。
“5万华晨人、20万配套企业员工,成就我的事业”
“来沈阳时,为什么心情会如此糟糕?因为我面对的是个乱象横生、濒临破产的企业。”祁玉民道出原因。
2005年的华晨汽车,在全国很有“名气”,只不过这“名气”源于众多负面“故事”。资金链基本断裂,产品严重滞销,企业累计亏损高达80多亿元。
从科学管理入手进行组织架构重设,从市场出发不断推出新品,从引进精准制造体系切入实现全产业链提升,从推出全球化战略寻找突破口实施与宝马等国际品牌深度合作……祁玉民时代的华晨汽车一个个正面“故事”诞生:中国汽车唯一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夙愿的车企;打造唯一能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自主品牌高级MPV车华颂7;在伊朗建设年产30万辆中华轿车的制造基地;建立世界规模最大的专用车研制基地……如今,华晨汽车作为辽宁省省属最大企业,今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85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将超过300亿元。
“沈阳厚重的工业文化和质朴的人民为我在华晨的事业注入了深深的情感和强劲的动力。”祁玉民坦言 。一座城市因可爱的市民而变得可爱。 “正是有一大批忠于职守、敢于担当、有技能、素质高的员工,才让一个本来接近破产的企业重焕青春。华晨员工是最美沈阳人,他们是我认识沈阳这座城市的纽带,让我对沈阳充满敬意。”祁玉民说。
振兴沈阳抓手:经营好“三群”
“我有三个故乡,西安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在大连开始了职业生涯,沈阳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祁玉民有感而发。
连续12年工作,沈阳这片热土让祁玉民产生了真感情,又萌生了强烈的责任意识。他认为,目前沈阳正处在机遇无限好、挑战无限多的历史关键期。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变机遇为优势,值得每个热爱沈阳的人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
“我认为要加快三个‘群’建设,并尽快补齐这三个短板,才能让沈阳这座历史城市显示自己独特的光芒。”祁玉民直言
第一个“群”指的是产业集群。要形成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及上下游零配件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这是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沈阳的优势产业如汽车、机床、航空航天、机器人等均没有形成产业集群,需要快速补上这个短板。
第二个“群”指的是企业群。沈阳急需形成几个“航母式”企业,并与大量的中小企业合作,形成梯度式正三角形的企业群。在这个企业群里,要有行业引领者和一大批配套企业,比如几个销售收入达数千亿元的超大型企业,十几个销售收入超几百亿元、几十亿元的品牌企业,以及如汪洋大海一样的众多行业隐形冠军。
第三个“群”指的是企业家群,沈阳要及早出现一批符合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企业家。
“这三个‘群’对沈阳太重要了,是东北振兴国家战略转化为沈阳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祁玉民直言。他认为,快速建设这三个“群”,离不开解放思想,同时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等。
爱家乡要有感情,更要有行动。目前,华晨汽车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确定:到“十三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实现年利税500亿元,成为辽宁省第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5万名华晨人将更加努力,争当振兴沈阳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省属企业‘中国制造2025’的标杆、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的先锋,使华晨集团成为充满创新能力、生机活力、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卓越的企业集团。”祁玉民激情澎湃地说。
(原标题:祁玉民:沈阳大发展 贵在建设好三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