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示范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示范”——这是去年12月初国务院八部委出台的《沈阳机床厂综合改革方案》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确定的两项改革任务。
《方案》下发一个月,改革正在进行。《工人日报》记者来到沈阳机床集团进行采访。
“魔鬼三角”的困扰
“这两项改革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对记者讲了这样一番话,国企改革成功与否是沈阳机床集团能否完成“新兴工业化道路示范”的关键,而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企业与市场三个关系的“魔鬼三角”,又成为企业改革面临的巨大考验。
在沈阳机床集团采访的过程中,有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这个“魔鬼三角”——
厂长负责制、承包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集团公司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有企业改革一波接一波;清理三角债、债转股、核销呆坏账……国企减负措施一直在进行。然而,冗员多、效益低、垄断经营等“国企病”仍未根治,受到诟病。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沈阳机床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沈阳机床集团的前身和主体。沈阳机床集团是我国最大机床制造企业,也是世界机床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但是,“国企病”也让它负债累累。
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沈阳机床集团企业负债353.5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90%。关锡友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企业为解决研发、搬迁改造、解决企业历史包袱等问题的76亿元贷款,每年仅偿还利息就达12亿元。
企业上下对此次改革充满期待,但是大家同时认为,国企改革的难点是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企业与市场三者的关系。
采访中,不少企业干部表示,国企普遍面临着一些难题:国资委负责国企经营者的选聘、管理,管国企经营考核,事无巨细管很多事;政府则习惯把企业当成政府一个部门,管得过细,使企业难以真正成为市场的经营主体,难以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三项制度是国企充满活力的保证,然而,三项制度认真实施就会使企业出现波动,职工不稳定,上级会干预,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因此,三项制度推行难度很大;由于特殊的政企关系,企业经营者要一眼盯着“市长”,一眼盯着市场,难度可想而知……
上世纪80年代,有人撰文形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企业与市场三者的关系为“魔鬼三角”。此次沈阳机床改革能否破解“魔鬼三角”困扰,成了上下关注的焦点。
“改革需要综合施策”
“国家希望此次改革能够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立出国企改革脱困的样板。”关锡友说,国务院八部委同时为一家企业下发综合改革方案,并不多见。改革方案一公布,公司上下更是一片欢腾,然而,政府对公司的管理办法没有变化,也让他们深感国企改革的难度。
“三个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关锡友认为,政府是国有企业出资方,是第一大股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选好经营者、制定经营目标、同时给予企业必要的支持,与企业同心协力完成经营目标。在管理办法上,必须将企业有别于政府部门,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沈阳机床改革必须综合施策。将国有企业没有搞好的责任全推给企业,不恰当。”关锡友表示,国有企业需要政府与企业齐抓共管,政府也必须与企业同步改革。
据了解,《沈阳机床厂综合改革方案》为沈阳机床制定了10项改革措施。其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妥善安置富余人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条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没有政府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仅凭沈阳机床一己之力难以完成。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经营自主权”,则要求政府部门更新观念,改变对企业管理办法,也就是要求政府与企业同步进行改革。
《方案》还确定了4项组织保障和9项政策支持。其中,对政府部门应负责的工作、应承担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小组负责推进督导沈阳机床综合改革工作。辽宁省指导专项小组负责指导企业改革脱困工作,研究给予省政府层面的支持政策。沈阳市领导小组负责会同企业制定综合改革方案,研究给予市政府层面的支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并持续推动企业落实改革方案。各部门、各层级要相互配合,加强协同,确保沈阳机床改革脱困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新的体制机制
据介绍,国务院对沈阳机床集团“新兴工业化道路示范”制定了3条标准:一是技术上有话语权;二是产品达到世界一流;三是规模和效益世界领先。
关锡友说,前两条已经达到了,第三条,差距还很大。
据了解,沈阳机床集团公司的“I5”智能机床控制系统和刚刚发布的首个工业操作系统I5OS,都是世界领先的产品。
关锡友介绍,“I5”智能机床可通过网络对售出机床生命周期全过程实施监控。生产的智能化还将向采购、租赁等上下游延伸,创造出多种商业模式。沈阳机床将成为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维护者和创新者,兼具生产商与服务商的双重身份。
然而,这需要企业投入,需要向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已压得沈阳机床集团举步维艰。
要使沈阳机床真正成为“新兴工业化道路示范”,必须改变沈阳机床目前的“独家经营”模式,创造新的经营模式。
据介绍,沈阳机床集团此次改革,将探索一种“分享”“共享”的经济模式。该模式的关键点是银企融合,改过去企业向银行借钱经营,变银行与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出技术、出产品,银行出资金,按投入资金比例,分享经济成果。这样,沈阳机床就会减轻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全力做好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沈阳机床集团与相关产业合作也同样采取这种模式,改企业出钱请研发单位研发为共同研发,分享新产品创造的效益。
根据改革规划,未来沈阳机床集团将构建沈机智能、沈机国际、双创产业三大集团,通过“1+X”模式推进资产与资本的重新布局,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做强机床主业,做大产业集群。经过4年的努力,把沈阳机床打造成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主体经营规模突破300亿元,世界领先的机床集团,未来形成千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
(原标题:沈阳机床闯荡“魔鬼三角”区 “改革需要综合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