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表示,《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二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三是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四是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五是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六是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七是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八是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九是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十是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总监徐光瑞表示,《规划》的发布,最大的受益者是制造业企业,特别与智能制造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开发、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等相关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细分行业看,《中国制造2025》中的十大重点突破领域将成为《规划》重点推动的智能转型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徐光瑞表示。
“考虑到当前我国制造业超过20万亿增加值的规模,以及制造业处于2.0补课、3.0普及、4.0示范的现状,并综合考虑美国、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我国智能制造在2020年将至少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2025年有望超过5万亿元。”徐光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