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异常迅速,其中机床行业更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大步跻身于世界机床制造大国之列。与此同时我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市场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机床企业纷纷投身而进,国产与进口品牌竞争局面激烈。
于是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对于很多制造工厂来说明明国外的机床价格昂贵,动辄百万,却还是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而作为价格良心公道、质量优良的国产机床却销量平平、市场一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国人购买国产机床呢?
一、技术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制造业工厂与通用消费品行业不同,购买设备不会像那些行业有追求奢侈的倾向,也没有所谓的“买贵不买对”的心理。制造业是真真正正务实的行业,生产零部件追求的是加工精度、效率、品质、稳定性等各种实实在在的指标。
对于制造业来说,机床的技术是最为关键的。但是不巧的是,国内生产的机床设备大多数是以中低端为主,这些机床相比国外机床,在加工性能与稳定性有较大的差距,要么加工精度不够,要么效率偏低或者故障率较高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工厂比拼的就是谁的生产更有竞争力,所以他们宁肯花更多的钱去买进口品牌的机床,也不愿意为了省钱留下隐患。毋庸置疑,当国内的工厂发展到有一定实力的时候,必然会选择进口品牌的机床。
比如国内制造数控加工中心的厂家几乎遍地都是,一台机床也就十几万,在低端制造业中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而瑞士、德国、日本制造的CNC加工中心动辄上百万,几百万也不在话下,却成了行业的香饽饽。
再比如数控之“心”——数控系统。国内绝大多数重要机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不是中国造。尤其是关系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高档数控机床,它的“大脑”和“心脏”却要大部分从国外引进。为此很多专家疾呼,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不能没有创造,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迫在眉睫。
所以,机床设备行业是用技术来说话的一个行业。在先进技术上,我们仍处于跟随阶段。中国的数控机床在高速、精密方面还有阶段性差距。同样规格的产品,国外机床转速大概是国产机床的三倍,精度也高出接近一个数量级。国内数控系统在高速、高精、五轴加工和智能化功能方面,相对世界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因此想要实现制造业的腾飞,高端数控设备仍是必须攻克的难点。
二、服务
服务指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务。好的机床需要有配套完善的服务,而很多的国产机床企业在服务方面都有所欠缺。
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但是在国内机床制造企业负责机、电的技术人员是分开的,服务工程师也分为机械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两种,这就导致了机床在出现一些故障时不能由一个人来解决,需要2个或者多个人来解决。这样做影响了服务工程师到达用户的时间,对于用户来说增加了停机等待时间,对于机床厂商来说浪费了人力资源,增加了售后服务成本。
另外,售后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近些年数控机床行业发展过快,各机床企业招收了大批年轻员工。年轻员工干劲足,但是由于工作时间短,年轻员工与老员工相比普遍经验技术不足,这些年轻员工去用户安装维修可能有个别技术问题解决不了,还要由经验丰富且技术过硬的服务人员再次去调试维修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增加了维修次数和停机等待时间。
三、传统观念
国人对国产机床的传统观念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购买。以汽车行业为例,如今国内的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多技术方面甚至超过了国外,比如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一流、拿了一堆****。但是却始终卖不上价,价格一高就没人买。为什么?源于来自传统信任缺失。
早前国产汽车总是有很多问题,质量差、功能少、安全系数低,还总出现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一来一去在国人心中产生了对国产汽车的固有观念。一提国产汽车就觉得是粗制滥造,名声坏了就算改头换面,自然也吸引不到人了。因为用户对产品和企业失去了信任。
机床行业的问题同样如此,多年来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低端、劣质的观念,即使如今技术进步、价格实惠,固有观念还是会影响许多人的选择。
四、其他因素
这里的其他因素指很多因素。比如竞争因素,在消费者不青睐某款产品的时候,一方采取降价措施,大家跟着打价格战,你降价我也降价,破坏了产业的正常生态。但是降低价格势必要降低成本,质量就会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比如品牌因素,很多机床有质量没有牌子。大家没有听说过,品牌没有知名度,埋没了好产品。
还有比如人员因素,国内机床厂商的人才流动大,人员的不稳定导致青黄不接、老的老小的小这样装出来的机床,效果差、机床质量得不到保障。
综合来说,目前国内机床企业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一个个去解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希望能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和宽容。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机床能攀上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