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扬州高新区的渤海装备扬州钢管有限公司厂房里,一个身高约12米、腰围约3米的“大块头”钢管落地,身着橙黄色工服的生产、研发人员欢呼雀跃,击掌相庆。潜心研制一年,该公司首批超大口径螺旋埋弧焊钢管终于试制成功,全部完成生产后将发往印度尼西亚,用于综水排海工程。
扬州超大口径螺旋埋弧焊钢管刷新纪录
渤海装备扬州钢管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集团旗下公司,2004年2月落户扬州。该公司以油气输送装备为主营业务,年产钢管25万吨,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尔、苏丹等国。
跟随技术人员王军走在螺旋埋弧焊钢管车间,一个个重型“机器人”一字横卧,各司其职、忙碌有序,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作业。这里,就是“大块头”钢管诞生地。拆卷、绞平、剪切、对焊……制造一根超大口径钢管需要十余道工序。在这些庞然大物手中,一卷卷厚重的钢料犹如纸片一般,被螺旋扭曲成口径3048毫米、壁厚25.4毫米的超大口径钢管。
目前,这批超大口径螺旋埋弧焊钢管即将全部完成生产,刷新了中国石油集团螺旋埋弧焊钢管大口径制造纪录。
研发“校正系统”,破解“身材走样”难题
一根钢管,从小口径到超大口径,究竟有多难?
“这种超大口径钢管主要用于低压流体输送、桥体打桩等,对压力要求不高,没必要采用高钢级钢料。”王军解释说,但低钢级材质软,生产过程中既要管径够大、保证输水量,又要不变形塌陷,是一个技术难题。
“如果解决了生产设备的包容性、生产动作的精准性、生产环境的稳定性,困难就能迎刃而解。”很快,技改人员的目光锁定了关键设备——成型器和扶正器。他们夜以继日,改进设备、反复试验,终于实现了技术突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校正系统”。同时,还将超声波监测、切管、吊装、装运等设备统一改造。
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根18吨重的超大口径钢管正在制造。钢管外部,成型器外控设备从外围环抱,内外焊接同时进行,确保生产中不变形;扶正器将其箍在一个稳定正方形范围内,控制上下高低,防止钢管晃动。同时设备上还增设了8对滚轮,给予钢管外部和内部支撑力。大约75分钟,一个外表光滑、壁厚均匀、形状饱满的“大块头”钢管就诞生了。
“近年来,全国钢铁生产行业面临洗牌,如何更好地迎合市场环境、满足客户需求?”邗江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渤海装备扬州钢管有限公司的发展说明,有核心技术才有核心产品,有核心产品才有核心竞争力。
“2016年,我们在前期市场调研中,发现水管、桩管等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是,具备超大口径钢管制造能力的厂家不多。”渤海装备扬州钢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看准这一市场空缺之后,企业实施转型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社会市场非油气输送管开发力度,围绕市场需求组织产品研发,对螺旋飞焊机组进行扩能改造,相继试制成功了口径2235毫米、壁厚20毫米,口径2642毫米、壁厚22.2毫米钢管。这一尝试让他们寻找到了新市场、开拓了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