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一纸《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出炉,龙湾区(高新区)提出将在3年之内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做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这些年来,龙湾区(高新区)不断出现着类似的好消息。
2012年,温州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2015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浙南科技城;2016年,浙南科技城迅速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2017年,一座辐射全市的温州科技金融中心亮相。直至今年的知识产权大港湾“诞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出台……龙湾区(高新区)素有“制造大区”之称,这些年,却以“一年一个样儿”的成长速度,华丽蜕变成一个集聚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城区。
从“制造大区”到练就一身“硅谷范儿”,龙湾区(高新区)的发展如同一场竞跑——换道、加速、再蓄力!朝着建设“温州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一路奔跑。
换道——
产业转型从“破”到“立”
曾经的龙湾区,有着让人骄傲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几乎每个街道、乡镇都有着拿得出手的产业。而随着这些产业的壮大,“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几年之前,谈起龙湾都没人愿意过去住,尤其是状蒲一带,老被人吐槽“空气质量太差了”。如何整治改造“野蛮生长”的旧产业,实现全区范围内的腾笼换鸟,成了龙湾区几年以来探索不止的问题。
2016年,龙湾提出实施三年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计划,龙湾区10大旧工业区率先启动腾空拆迁工作,据了解,这10个老旧工业区内分布着748家企业,其中“规上”仅44家,而领军型、高成长型企业一家都没有。以永兴工业区为例,这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区,分布着各类铸造、制鞋、管件等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的小作坊。
10大工业区搬迁之后,在这张拆后腾出的“白纸”上,龙湾区重新规划起产业地图:状蒲片通过横街区块、温州文昌创客小镇以及上江区块的开发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龙湾中心区则联动推进奥体小镇、行政中心区、职业教育高地等开发,为建设东部生产性服务型枢纽提供智力支撑;空港新区围绕产业集聚提升,加快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成宜业宜商宜居生态新城。此外,全区规划建设8个小微园,承接新的产业入驻。按照规划,永兴工业园片区未来建设成历史风貌商业街,原来不锈钢拉管基地拆后地块将开建科技企业加速器(小微园)……
规划之外,一系列政策相继出炉,为龙湾区产业转型“保驾护航”。龙湾区特别出台资金管理办法,扶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特别鼓励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7大项目,单个项目补助额最高达80万元;实施重点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打造激光与光电、新材料、航空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再开建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总部经济园。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各大企业相继铆足了劲儿争相发展,以爱好笔业为例,该公司实施了机器换人项目近200项,完成了设备投资5亿元,在技术改造方面,先后投入了9000余万元用于设备购置和项目研发……
如今,龙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在持续迈进中。上个月,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特别提及龙湾区制笔、眼视光、激光光电、新能源电池以及科技金融等产业将建设创新服务综合体。综合体将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开展关键技术、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的研发,突破技术难题,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综合体还将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提供公共检测、认证认可、技术标准咨询等服务。
加速——
创新平台集聚“高新尖”
跟随着产业以“旧”换“新”的脚步,龙湾区一系列产业平台相继兴起,成为承载、聚集高新尖产业的载体。其中,浙南科技城最为引人注目。
时间回溯到2014年12月,在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政府提出“温州、金华作为都市区的中心城市,也要积极规划建设科技城”的指示,成为温州兴建科技城的最强音。随后,一处核心地块占地28平方公里的创业创新平台迅速崛起,并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成长为温州市规模最大的科技创业创新空间,甚至获得了市民口耳相传的“温州硅谷”的美誉。据了解,浙南科技城仅在去年一年之内,就新增了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企业研发中心12家。今年1-6月,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9.1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7.2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9.63亿元……
浙南科技城管委会负责人谈起园内高新产业如数家珍:“宝翔科技研发的语音识别智能插座在美国申请了****;欧威科技的一个高科技项目获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绿森科技入选省信息经济重点企业;国技互联获评”‘浙江省重点文化企业’,还入选商务部2017-2018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捷报”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这些年,浙南科技城相继出台了《温州浙南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关于鼓励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温州浙南科技城促进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试行)》《温州浙南科技城大学生创业贷款贴息补助实施细则(试行)》《关于促进浙南科技城股权投资企业发展的意见》等10个政策文件,涵盖产业、科技、人才、融资、用地政府服务等12个方面一揽子高含金量的扶持举措。最终促使科技城的崛起,以及如美国东北大学终身教授苏明博士、海归“国千”胡如意等一个个高端人才携项目而来。
除了浙南科技城,龙湾区各类产业平台也正在逐步成长中。去年12月22日开业的温州科技金融中心坐落在该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是一个为全市科技型企业、项目提供个性化优质科技金融服务,专门解决企业融资难、成本高、资本对接等问题的平台;位于浙南科技城内的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刚刚于今年6月与温州维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各自发挥资源优势,探索“人才-项目-资本-产业”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速培育温州的生命健康产业;今年刚筹建的温州知识产权大港湾平台,专门致力于我市知识产权服务,在6月底召开的全国媒体看龙湾的活动中,引发了全国各类媒体的关注和点赞;毗邻龙湾国际机场的温州空港新区,如今已经成为了承载龙湾区转型发展的传统产业的高地,辖区内集聚着大批包括阀门、不锈钢、鞋类、服装等产业的大中型企业,以及现代物流、现代农业园等新兴产业,未来将成为以航空产业、高新制造、教育科研和航空配套服务的综合平台……
蓄力——
人才新政再续发展潜能
这些年来,一次全区范围内的“腾笼换鸟”,以及一系列高新平台的相继诞生,为龙湾区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潜力。而在另一方面,龙湾区扎扎实实提升一系列“软”政策,为城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潜能。
为吸引人才“加盟”龙湾,龙湾区先后出台了“1+6”人才政策、人才新政“二十条”等一系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关于鼓励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州浙南科技城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温州浙南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等等。无不涉及到招才引智、人才培育工程,旨在推进各类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向龙湾会聚。
这些人才政策中,可谓条条“干货”。比如,在人才方面,地方配套奖励最高增幅可达到20%,如果是优质的“千人计划”专家项目,能得到200平方米甚至2000平方米的工作场地,而且还可获得三年免租优惠政策或优先供地的优惠。龙湾区对高级技术人才给予政府津贴,重大项目都可“一事一议”,这相当于各类重大项目都有着“私人订制”般的服务。此外,推动“筑巢引凤”工程,建设了一系列人才社区、人才公寓,目前已有400余名人才入驻。温州市康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员工黄文中说,刚到龙湾时租住的是一间30余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租金就要700余元,后来参加了龙湾区首批的人才公寓摸文选房,目前全家已经搬迁到88平方米的公寓了,月租金才483元。
为招才引才,龙湾区还有一套“感情引才”的方法,建立了由龙湾区四套班子领导结对联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要求每位区领导要结对2至3位专家人才,形成人才服务常态化。这两年,更是借助“创新梦·家乡行”“智汇龙湾·创业浙南科技城”“四方招才”等载体,向海内外专家,特别是龙湾籍在外杰出人士广发“英雄帖”……对此,位于浙南科技城的温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余跃勤很是感慨:“我们有专门的领导负责对接,隔三岔五地问我们有没有困难需要解决。也常常上门询问我们资金、场地的问题。”也正是依托强有力的人才政策,泛波公司这两年吸纳了不少人才,今年还新增了一位“省千人计划”专家。
如今,浙南科技城的“店小二”式营商专员全程代办服务机制颇受好评。浙南科技城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浙南科技城每个园区都有着服务集成点,整合集聚社会创业服务、人才、金融、中介等孵化资源,逐一为初创型企业配备孵化服务的“店小二”,项目从入住到毕业等各个环节,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店小二”解决。在人才服务方面,还按照高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制定了服务清单,配备了一对一的“贴身服务顾问”,人才的子女入学、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的问题,均可找到专人负责……
腾笼换鸟拓空间,兴建平台促发展,再以人才政策等“软实力”再续发展潜能——龙湾区高质量建设温州科技创新中心的梦想正一步步踏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