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造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目标分为2020年、2025年两个阶段。目前正在建立13个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项目库,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增量资金以专项支持,在集群内落实工业用地相关政策,省级已成立集群培育工作办公室。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在哪里?在江苏,这个“抓手”就是传统优势的制造业。
江苏试图通过重点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其作为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打造成“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面对新一轮国际竞争。
2017年12月底,工信部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政府近期公布《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
其中,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高端纺织、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等13个基础较好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重点培育对象,以点带面推动省域制造业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13艘产业航母有哪些?
为何选择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龙头?
从产业上看,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后,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的必然体现。此外,江苏制造业本身具备坚实的基础条件。
江苏拥有规上工业企业4.6万多家,是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规模和利润近些年保持全国第一,对省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营收过亿企业超2万家。到2017年底来自制造业的税收收入占比提高至46%,拥有制造业上市公司288家,总市值超2.5万亿元。
在近几年的转型中,代表着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占比已达到45%左右,特别是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软件、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在多个细分行业(“单打冠军”超过2000家)发展领先全国,研发创新正处于从跟踪模仿为主转向跟跑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关键阶段。
“总体上在制造业领域,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优势明显,成为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主要力量。”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王志忠指出,集群化发展是工业化演进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考虑到产业发展的上下游关联性,在遵循这一发展的规律中,只有把全产业链做优做精并有机组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优势,形成整体效应。
王志忠表示,虽然江苏制造业基础牢靠,但“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比较明显,在政策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要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航空母舰”,不能面面俱到。
因此,在综合衡量的基础上,选择了13个产业集群,都具备规模领先(8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企业实力强影响力大(百亿以上制造企业57家)、已有集群化发展特征(集中开发区)、未来发展前景好(成长快、市场需求稳定)等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