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当气势汹汹的台风“山竹”过境时,某电力公司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风力发电场的34台2MW“海装造”风电机组遭受到正面袭击。该风场距离台风登陆中心不足30公里,最大风力达到15级,严峻的考验当面袭来,在工作人员的沉着应战下,最终,34台风电机组坚强地通过了“最强台风”的考验,该机组于9月17日下午五点全部恢复运行。
“在海装,我们把诚信称之为责任。”9月19日,记者来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该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人李波这样说。这是一家专业从事风力发电装备研制、系统总成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
“当台风来袭时,为什么海装的员工敢留在风力发电厂场这样一个听起来就觉得危险的地方?”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李波讲:“这种信心来源于相信自己的产品质量,当自己都能坦诚面对自己的产品,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在2015年到2016年的“装机潮”过后,中国海装意识到,自己严重缺乏应对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能力,这种缺失,来自于研发力量的“短腿”。痛定思痛的中国海装认识到:只有不断用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才能让企业走的更远。这两年,中国海装新产品设计开发团队规模达到了180人左右,是原来的一倍还多,大量招收高级人才为企业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增加研发设备投入,让每一个走出企业大门的产品都能够得到实践的验证,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了更有力的说服。
智能制造让生产流程更精准、更有效
在中国海装大数据中心,通过和国家气象局合作建立的大数据平台为“风场”的选址提供了便捷,实时监控的智能化管理平台为每一台售出的风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预测设备故障的大数据分析平台,让每一个客户可以防患于未然。
在产品质量的提升上不断前进,如此,坚强的风车才敢于面对凶猛的“山竹”。
李波表示,这两年,中国海装不断改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实行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把企业的诚信分解成员工的责任、把企业的效益挂钩到个人的绩效,成效明显。如今,一次交检的产品合格率已经达到了98%。可靠,成为了海装产品的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