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21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秦川集团携用户工艺整体解决方案的系列智能制造技术与成套装备,展示了“汽车自动变速器齿轮(箱)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螺纹/螺杆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三航两机’关键零部件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数字智能技术,以及集数字化、智能化成果于一体的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等,这不仅是集团“技术领先,模式取胜”战略的实践成果,也正契合了本届工博会“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的主题。
坚持技术工艺导向 悉心服务用户
始终坚持“以先进技术为导向,以用户工艺为导向”的“双导向”发展理念,秦川集团在正向研发的基础上,悉心于用户工艺及用户工艺发展趋势的研究,全心全意做用户总工艺师和总装备师。
作为“汽车自动变速器齿轮(箱)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中齿轮高精高效磨削机床的代表,本次展品YKZ7250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就是针对用户工艺需求新开发的定制化装备,机床集成了高精度、高效率连续展成磨削技术、齿面主动控制磨削和修整技术、加工误差自动补偿技术、故障预警及远程诊断等关键技术,满足了汽车、工程机械、减速器等行业用户对中等规格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大批量、高精度、自动化磨削的需求,目前产品已通过用户验收。
而属于齿轮热(处理)前加工的YK3120H高效复合滚齿机,则适用于3模数、直径200mm以内的各种直、斜齿轮、双联齿轮、小锥度齿轮、鼓形齿、花键、蜗轮等的批量加工,且具有节能环保特点。加之配置的倒棱、去毛刺、自动上下料、车削(选配)、铣削(选配)功能,使该装备成为齿轮热前智能制造岛。
随着机床和刀具技术的进步,车齿工艺以相对插齿工艺效率提高4—5倍的优势受到重视。3 年来,在国内诸多企业还处于机床验证阶段时,秦川集团的车齿机已成系列化发展趋势,其中,秦川华兴机床的YK8150数控车齿机已在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30多家用户得到应用。展位上,秦川本部研发的YK8030车齿机和秦川华兴机床开发的YK8170车齿机以其高效、绿色环保等特点联袂登场,同样受到客户的关注,而YK8170车齿机展前就已被用户采购。
“在为用户提供工艺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秦川的‘齿轮(箱)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堪称典范。”秦川集团副总裁田沙介绍说,“公司研发并纵向集成了热(处理)前从齿坯的车削、制齿(滚/拉/插/剃/车)与相应切削刀具,热(处理)后从端面与内孔磨削、齿面磨、精整(包括工装卡具)及检测的数字化系统服务能力,这正是秦川坚守先进技术、用户工艺‘双导向’发展理念的成果。”
坚持用户工艺研究与纵向集成,集团子企业汉江机床也形成了“螺纹/螺杆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整体方案解决能力。比如滚珠丝杠副先进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为行业提供了从滚珠丝杠螺旋槽硬旋铣粗加工/高效磨削自动化生产线、滚珠螺母高效复合磨削自动化生产线、硬旋铣可转位刀片磨削、丝杠动态检测、性能测试全套工艺解决方案等,为行业企业树立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示范引领标杆”。
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担当创新重任
同样,作为“七大瓶颈”之首的工业母机之中,“三航两机”工艺装备一直是先进制造业的领航者,是国家战略和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秦川集团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的支持下,持续发力“三航两机”关键零部件工艺装备研发制造,实现了技术、工艺及装备从0到1的诸多突破,已向该领域提供高档数控机床装备数十台套,在机床工具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工博会上,秦川的VMT100A立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更是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这台机床具有三个直线轴和两个回转轴,并且可五轴联动,机床有铣、车两个主轴,可以实现铣/车功能转换。同时铣削主轴(车刀架)可以实现立式和卧式转换,因此能使工件在一次装夹下完成铣、车、镗、钻、绞、攻丝等多个工序的加工。”秦川集团首席技术专家郭宝安介绍说,“该机床特别适合加工铝合金、高温合金、钛合金、黑色金属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印刷、医疗器械等行业的高精度、形状复杂的多品种小批量关键零件生产,典型零件如机匣、整体叶盘、叶轮、螺旋伞齿轮、模具、汽车行业的缸体、壳体等。”
展位上,记者观察到,秦川集团旗下企业宝鸡机床研制的高端智能机床BL5-C智能数控车床、BM8-H智能立式加工中心,同样是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关键零件的高精加工装备。两款机床分别配置宝鸡机床B800T数控系统、B800M智能系统。尤其是BM8-H智能立式加工中心,主要精度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50%-65%,还实现了机床热误差补偿、双码联控、断刀检测、健康保障、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确保了机床的高精度、高速度、高刚性、高可靠性,成为公司践行“匠心智造中国好机床”使命的标志性创新产品。
目前,秦川集团车铣(铣车)类复合加工中心及智能加工中心已经形成系列化,产品以工艺横向集成、可重构柔性功能和高精度高效率优势,在“三航两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创新发展模式 加快转型升级
在产业出清、行业重新洗牌时期,面对下行压力,秦川集团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前不久,公司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企业营业收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均实现了增长。
透过技术工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以及为用户提供工艺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这些行为结果,记者试图找到秦川集团稳健发展的本源。
“结构决定功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龙兴元言简意赅,一语道破其中奥秘。他介绍说,秦川确立了机床智能主机、关键功能零部件、现代制造服务协同发展的“3个1/3”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即在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方面,坚守主机业务,紧盯国家重大需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注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升级构建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发挥主机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先进制造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适度拓展产业服务链条,做规模、出效益;在服务型制造业方面,围绕工艺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包括融资租赁、保理在内的服务型制造业,依托“数字化共享产品开发平台”,开展可持续的工业数据积累与迭代,做服务、促转型。
秦川集团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构建了企业优质、高效的“技术研发+产业实体+金融资本”现代制造服务业体系,把产品、服务和资金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秦川模式具有三大显著特征:在技术研发上,主机与关键零部件协同发展,有利于建立和形成完整的正向研发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结构上,实现了高端机床定制化生产与关键零件的规模化生产相统一,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充分变现;在产业周期性上,把机床的强周期特性和关键部件、制造服务弱周期特性相统一,有利于企业的平稳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其实,秦川的BX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就是这种模式成效的最佳体现。在守正中创新,公司发挥主机技术“溢出”效应,向下游功能部件拓展,开发了BX-E/C/F等3大系列共19种型号85种规格的减速器产品,满足了5kg到800kg机器人的选配需求。
同时,集团还发挥智能制造服务业务作用,不但自主研制了BX减速器成套工艺装备,而且还将之组建成减速器的5 种关键零件生产线;同时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合作,开发并建成数字化装配线,使减速器产品实现了全数字化生产,形成了数字化双胞胎,即“实物+数据包”服务。目前产品国内外用户数量已超过260家,今年以来,一些重要客户批量型订单还在持续增加。
致力于用户工艺方案的整体解决,秦川集团不仅实现了为行业用户发展赋能,即“为用户赚钱而奋斗”,而且也在企业内实现了产业板块的完美耦合,从而打造了具有秦川独特优势的精密复杂机床工具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