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企业员工为记者介绍轴承的制作工艺。
11月21日,由邢台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的“我看邢”特色产业巡礼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临西。
临西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是邢台市的东大门,沟通冀鲁的桥头堡。临西县轴承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在近50年间,经过起步萌芽、作坊加工、规模生产、品牌制造四个阶段的发展。而如今,临西轴承产业又开始面临“由大到强”的转变。
企业职工在加工轴承。
据统计,临西县全县轴承产品涵盖3000多个型号,遍销全国,远销东南亚、非洲、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市场占有率10%以上,形成了“卖遍全国,走向世界”的销售网络。全县形成了生产、教学、研发、检测、展览、销售、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国家工信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临西县轴承企业通过创新抢占了市场,走上了高端路线,在创新中实现了发展。
在诚为轴承公司生产车间,诺大的生产线前,只有寥寥十几名技工。“我们公司在全国轴承行业率先建设了‘I5智能工厂’。这一生产模式让产量提高2倍以上,检验成本降低60%左右,精度可达到国际一流产品水平,产品利润提高2倍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年产3500多万件轴承锻件、精车件等轴承套圈产品,95%以上出口美国铁姆肯、日本恩梯恩、德国舍弗勒、瑞典斯凯孚等世界知名公司,实现了产品与国际接轨。
制作的轴承半成品。
飞龙轴承总经理党军成颇为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得四处搜罗客户请人家代理我们的轴承,自打2011年获得省名牌产品后,变成了客户主动要求做代理商。”
“虽然经过多年的质量提升、品牌打造,但我们的轴承企业品牌仍旧有而不名。注册商标还未实现轴承企业全覆盖,产业集群还没有集体商标和区域品牌。”临西县委书记王海军说。
为此,临西县全面部署品牌战略:不仅要培育企业品牌、还要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临西轴承集体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临西县注册了“临西轴承”集体商标,制定集体商标使用质量标准及行为规范,加强集体商标宣传和培树;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实施品牌升级,提升品牌效应。
同时,临西还引导和鼓励骨干企业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自己的研发中心,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企业职工在对每一个轴承进行复检。
“公司研发的智能化精密滚子生产线,生产的滚子圆度可达万分之三,精准度高出10倍,轴承使用寿命至少提高5倍……”宝鑫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洪朝说,我们算是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去年,宝鑫生产轴承机床100余台,智能生产线14条,多出口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智能生产线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60%。过去,生产轴承滚子利润微薄,赚5%相当于亏本,现在利润率能达20%到30%。
据了解,临城县内的轴承企业已与清华大学、河北工大、洛轴研究所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3家,30余家规上企业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和研发机构。
近年来,临西轴承产业开始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之路,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革,进行脱胎换骨式的转型升级;同时,它们也不断加快机器换人脚步,在转型升级中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这一大环境下,“机器换人”正是河北诚为轴承公司推动产品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诚为公司总投资2亿元在全国轴承行业率先建设“I5智能工厂”,目前120台搭载I5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机床全面投用。技术工程师田培伟告诉记者,使用智能系统后,年节约用工成本30万元,产量提高2倍以上,检验成本降低60%左右,精度可达到国际一流产品水平,产品利润提高2倍多。
临西县为推动轴承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与专业公司合作建立了服务临西乃至全国轴承产业的“找轴网”,探索出一条网络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加快产业突破的新模式。
“未来3年,临西轴承的发展目标是高端化、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和绿色化发展。力争到2022年建成华北地区重要的中高端轴承生产基地。“临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其良说,通过支持以供应链服务平台“找轴网”为纽带的“互联网+轴承产业”行动的实施,力争到2020年入库轴承生产及配套企业达3000家。建成20个智能车间或数字化车间。到2022年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用我们的“小轴承”转动这个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