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这么受欢迎是意料中的事,今天意向订单就达300多万元。”7月13日下午,当记者见到浙江中星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宗升时,他兴奋不已地说道。
上周,林宗升接连参加了玉环市政府在上海举办的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发布活动,和第21届中国国际机床装备展览会,企业凭借着17款自主研发的高端数控机床在展会上“吸睛”无数,这也是他们今年参加的第3场国际机床展会。
展会上,最“吸粉”的当属“拳头产品”——H5050车铣复合机床,这台高端数控机床是企业生产的第三代车铣复合机床,经过将近1年的研发和调试,生产工艺得到升级改造及优化,生产效率比同类型产品的6150普通车床增加10—20倍,深受中高端市场欢迎。
而像这样的“升级版” 高端数控车床,该企业今年已有100多款投入市场,在整个行业下滑的大背景下,新鲜“血液”的注入为企业危中寻机,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年上半年,浙江中星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去年增长13.03%。
无独有偶,通过新品研发开拓市场的做法,成为后疫情时代,我市大部分机床企业“逆势”生长的选择。回想上半年的遭遇,浙江双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锦祥感慨万千,“行业稳定的时候,我们只要坐在家里‘守株待兔’就可以了,但现在整个行业格局都不稳定,所以我们必须要‘走出去’,变被动为主动。”
所谓“走出去”分两步:第一步,缩短新品研发周期,加快投产速度;第二步,产品标准要对标国际,与国际大企业建立合作。
“在市场定位上,我们摒弃了过去为追求经济增长高速度,拓展低端产品规模的做法,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迅速向中高端转换。”毛锦祥说道,这一改变也意味着,企业要在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密切协作。
与其他行业不同,机床研发周期较长,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为了缩短研发周期,“双正科技”公司董事层亲自参与技术攻关,投入1000万元研发资金,引进国外工程师,仅短短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0款新品从设计到投产,应用于快速响应抢得市场先机。
走进企业一楼,整洁的生产车间内排列着一台台2米多高的“钢铁巨兽”,工人们正忙着调试机器。“这就是今年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品意大利款无铅铜产品多工位复合阀门专机,优先供货玉环本地及宁波等地的一些大客户,本月底就可以交货。”毛锦祥告诉记者,传统的数控机床生产1只产品需要9-11秒,而这台多工位复合专机只需4-5秒,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同样,另外一款应用于汽配行业的倒挂式多功率组合机床可将10道工序浓缩至1台机器,平均10多秒生产一个汽配零部件,真正实现“无人车间”。虽然这些新品有些还未投产,但已吸引10多家客户前来订购,20多家达成采购意向。
今年,“双正科技”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达成了构建数字化工厂的战略合作关系。届时,企业就可为中小型企业客户提供智能化制造及数字化工厂的集成解决方案。
高质量的产品为企业迅速开辟了新市场,尤其是进入后疫情时代,许多企业为了扩大产能,纷纷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据统计,“双正科技”5至6月份产值同比去年提高了2倍,往年仅30%新品被市场接纳,而今年50%新品深受客户喜爱,新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0%。
采访中,我市机床企业负责人们认为,发达国家的机床工具企业都有自己的“拿手”产品来引领技术、引导市场。因此,我们中小企业受多种条件困扰,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过程中,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大体量多品种,而要在自身特长的“绝活”上不断发力。
台州群发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历经16年持之以恒的艰难攻关,企业从建厂以来一直专注于铜加工行业自动化生产线机床的研发和升级,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10多台铜棒智能化送料机正在忙着调试,准备本周发货。“这样24小时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状态从年初一直持续到6月份,最近才刚刚缓和下来。”台州群发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詹立群说道。
今年以来,企业盯牢细分市场,迅速上马2款智能化送料设备,一投产便吸引本地企业订购并不断追加订单,虽然没有过多的市场推广,但凭借着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吸引了泰国、土耳其等国外客户纷纷“砸单”,新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40%。目前,企业手握30多本****,正在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我市机床行业协会会长林宗升认为,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床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特别是工程机械、农机配件、风力发电、5G等等领域的新需求不断在增加,高端数控机床和智能化制造装备技术,是我们技术进步的目标,而针对市场需求,尤其是在细分市场发挥自己的特长。则是当前和今后企业产品开发的重点,每一个用户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企业只有把握细分市场用户的需求才能够赢得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