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严宏林从上学时的课本中知道了有天堂之称的苏州,进而对苏州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向往它甲天下的精美园林,向往它婉转的吴侬软语、向往它小桥流水的温润水乡。
严宏林,生于1982年,老家江苏泰州。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严宏林从当时工作的上海来到苏州,参加了纽威数控的面试。当他看到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先进的工作母机,整洁的车间环境,立即就喜欢上了这家公司。借着面试的机会,他也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现实中的苏州:苏州不光有各种精巧的园林、美丽的风景,而且经济发达,有大量蓬勃发展的企业能够为努力奋斗的人提供丰富的机会。最后他成功应聘为纽威数控自制的第一台龙门加工中心操作员,严宏林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干。
正式上岗后,严宏林努力钻研技术,遇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很多人拿到图纸,只是机械地按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加工,而严宏林总是会认真研究思考:这个工件的加工要点、难点在哪里?目前的加工方式是否合理?有没有更简单、经济的方法?因为他知道数控机床在不断地更新迭代,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也需要推陈出新。比如:龙门加工中心的关键零部件——主轴箱的加工,最开始电机的安装面只能通过反划加工,效率非常低,而且加工精度无法满足装配要求,需再次通过钳工手动抛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有时还会耽误机床交期。严宏林结合平时学到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尝试调整,最终成功使用轻量化刀具,只需正面铣削,即可使加工精度直接达到图纸设计要求,效率飞跃式提升,节省了一倍以上的加工时间。
最近,严宏林提出的《关于调整工作台PMB2540U0450-1,HT300 A基准位置的建议》在高新区总工会创新创效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此次获奖是对严宏林勤于思考,敢想敢干的又一次肯定。
这源于一次紧急的交付任务。那一次,有几台车间正在装配的高端桥式五轴龙门订单,客户着急提货,可装配车间还缺少主要的工作台部件,而工作台在我们进口高精度磨床上加工了2天才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这时装配车间还等着工作台下线进行装配交货。严宏林凭借丰富的加工经验,敏锐的察觉到这个加工时间不正常。经过与现场操作工人交流和对图纸的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卡在图纸对工作台大面与A基准面的平行0.04mm的要求上,要达到这个平行0.04mm,需正反两面反复磨削来保证,这么大的工件,吊装、翻面、调整工装、校准对刀及加工都需要大量时间,整个加工过程因此变得非常耗时。
严宏林突然想到,此类高端桥式设备工作台是直接安装在地基上,采用地脚进行水平调整。他有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将这个公差要求去掉,将基准由目前的A面直接调整为工作台大面,由磨床来保证大面的平面度,最后由地脚来调整与其他各轴的几何精度,这样不是既能满足机床整体精度要求,也无需反复磨削,就可以大幅降低加工时间。想到就行动,他马上召开方案会议,邀请研发和工艺人员一起讨论研究,最终他提出的方案通过评估。在随后的实际加工验证中
最终的加工时间由30小时缩短到15小时,单件成本减少1.5万。目前此建议已在公司全面实施,每年可节省加工费用近200万元。
严宏林参与的这样改进、提升事迹有很多,谈到过往取得的成绩,他说: “面对不断成长的企业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迷信权威,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做,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后也要对解决过程进行复盘和总结。”
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持续改善——这是严宏林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方式,值得我们所有人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