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5日,长庆油田陇东主力油区一区块治理套损井存量连续5年持续下降,从171口降至141口;年新增套损井从81口下降至30口,新增量下降了63%;套损周期由6.3年上升至8.1年;年影响产能从1.4万吨下降至0.6万吨,实施效果明显。这是油田综合治理套损井的一个缩影。
长庆油田目前的油气水井总数多达12万口。长期以来,长庆油田面临油水井套管腐蚀破损严重这一技术难题。专家介绍,长庆油田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生态相对脆弱。同时,鄂尔多斯盆地自下而上存在腐蚀性水层。油区采出流体又普遍含有一定量的腐蚀性细菌、结垢、氯离子等,多因素交互导致套管内外腐蚀严重。
油管套损易破坏井网完整,导致注采失衡,影响整体开发效果。长庆油田为保障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专门成立研发团队,破解油田套管腐蚀难题。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出套管环氧冷缠带牺牲阳极外防腐技术并规模应用,同时升级应用环氧涂层牺牲阳极技术,彻底解决了套管外防腐问题,成为油田主体外防腐技术之一。对于产建新井需要内外防腐的技术要求,科研团队研发出了内外“铠甲”——“外防腐环氧涂层牺牲阳极+改性环氧酚醛内涂层”防腐技术,再用丛式井组套管阴极保护技术进行加固。近5年来,产建新区块新井持续推广环氧涂层冷缠带牺牲阳极、环氧酚醛粉末内涂层等主体技术,规模应用达8万余口井,有效控制了重点主力区块的套管腐蚀程度。
同时,随着油田开发时段的延伸和含水量的不断上升,油田腐蚀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主力层侏罗系油井内腐蚀。科研人员及时调整思路,通过对全油田1500口油水井产出液、伴生气、腐蚀产物及工程测井进行质量测试,形成了长庆油田内腐蚀分类分区,全面调整新老井内防腐对策。对老井多措并举补充防腐,采用“耐温阳极短节、固体胶囊缓蚀剂”等防腐配套技术系列,可延长套管服役年限3至5年。经过多年的持续攻关,耐温阳极套管内防腐工具在阳极电流效率提升、工具结构优化、下井设计等关键环节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发出适用于油水井高温、高矿化度环境的耐温牺牲阳极。与常规牺牲阳极相比,第四代耐温阳极电流效率提升80%,平均腐蚀速率下降50%。
目前,长庆油田套损井套损率由3.8%下降至1.26%,逐步形成套损井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内外、新老井”两个方面共10项技术。防腐工艺技术系列已获授权发明****30余件、油田企业标准5件,全面指导了油田井筒防腐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