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撰文论述逆向思维,很少有谁提及“逆向人才”。其实,逆向思维多发自“逆向人才”的头脑,既然有逆向思维,怎会没有“逆向人才”呢? 具有逆向思维的人,思考问题往往好独辟蹊径,分析问题常常见解独到,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思维上的逆向,又促使他们品格上的“逆性”、行为上的“逆态”的形成,成为“逆才”。“逆才”多不完全信奉上级的指示,不拘泥于领导上的老皇历,好在工作中翻新花样,标新立异。正因为如此,他们有时难免表现得固执、自负甚至恃才傲物,难以迎合领导的心理、顺从领导的意图。 有些领导喜欢顺从听话的人,对爱自作主张、好顶撞上级的“逆才”常疏远之甚至弃而不用,从而导致一大批确有真才实学和发展潜力的佼佼者受压抑、遭排斥、被埋没。在世界各国争抢人才的当今时代,这种歧视“逆才”的现象理应得到彻底的改变。 不要以为凡是“逆才”,都属于对立面,都是有敌意的。殊不知,“逆”中有“敌”,“逆”中亦有“友”。“逆才”未必都是正义事业的叛逆者。在许多情况下,能够倾吐逆耳忠言者,往往正是表里如一、襟怀坦白、才华出众的能人贤士。唐朝贞观年间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典型刚正不阿的“逆才”。他经常针对唐太宗的缺点和错误犯颜直谏,多次让唐太宗下不来台。他于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尖锐地指出唐太宗十个方面的过错和缺点,令唐太宗非常尴尬。可唐太宗一直将魏征作为难得的贤士善待之,重用之,甚至于尴尬之后,将《十渐不可终疏》列诸屏风,朝夕瞻视,以作为当朝执政的座右铭。正因为有魏征这样的“逆才”贤相辅佐,唐太宗才坐稳皇帝的宝座,使唐王朝有了贞观盛世的出现。魏征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已,叹息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一味顺从顶头上司的人,也不一定就与领导者志同道合。顺从的背后,不见得不隐藏祸心。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的近臣竖刁为取悦桓公,自宫为阉人,服侍桓公极为周到;易牙为取悦桓公,不惜杀了儿子,做成羹汤献给桓公;开方为取悦桓公,父母死了也不回家奔丧而臣于桓公。竖刁、易牙和开方对齐桓公可谓顺从至极,他们也因此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和重用。可等到齐桓公年老体迈、卧床不起时,竖刁、易牙和开方三位奸佞之徒一改往日的顺从,欺上瞒下,胡作非为,最终酿成齐国内乱。结果,曾先后灭掉三十余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位列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不仅丧失了霸主地位,还落得“其身被囚,食粥不得,病饿而亡,尸腐蛆生”的悲惨结局。 人们常说“人言可畏”。其实,对领导干部来说,听不到人言,听不到群言,特别是听不到“逆才”的逆耳之言,那更可畏。要成就一番正义的事业,切不可错待刚正不阿的“逆才”——对他们提出的不同的意见,只要符合实际,只要对改进工作、发展事业有利,即使再尖刻、再刺耳,也应认真听取、虚心接受。他们只要主流不偏、本质不坏,能干事、能干成事,即使不顺从领导,顶撞了领导,也应予以理解,也应放手使用甚至重要。在进一步开创改革开发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尤其应这样。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的所有资讯,版权均属中国泵阀网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http://www.zgbfw.com。违者必追。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