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机械修造厂机加车间S1-400A数控机床旁,车工周海军正精心加工防坠落接箍。8时接班到现在,他已加工5个这样的零件了。机加车间主任杨志涛说:“这台机床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已经加工防坠落接箍112件、直径63毫米接箍380件,创效约7万元。”
据了解,S1-400A机床原来是专门用于加工油管螺纹的,最大车削长度可达350毫米。2000年企业实施分开分立以来,由于机加车间接到油管加工和维修的工作量逐渐减少,机床闲置了。近年来,面对低油价带来的严峻生产经营形势,这个车间的干部员工在深挖管理潜能上动脑筋,在推进技术创新上出主意。
去年11月底,车间接到200件总长320毫米、直径148毫米的防落接头的施工任务。由于这种工件尺寸较大,重量过重,频繁卸下、翻转、夹紧等工序使员工劳动强度增加,生产效率下降,很难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同时现有的数控机床也满足不了加工需求。
为确保加工任务高精度、高质量、按期限完成,杨志涛和班长肖志斌把目光投向了那台闲置的S1-400A机床。如何让闲置设备发挥作用、创造新价值?经过反复摸索、论证,他们通过改变机床的进气系统,将单阀统一控制前、后卡盘改造成双阀单独控制,并在Z轴方向安装定位套作轴向定位基准,然后再进行参数修改、重新编入加工程序,解除原机床对该工件的硬性限位。经过改造后,设备正式投用,加工单件防坠落接头用时仅2.5个小时,比普通机床缩短2.5个小时,全自动化操作改善了员工的劳动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每年能加工直径100毫米、直径125毫米接箍、短接等大尺寸工件500件,仅此一项每年可单机节约材料费约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