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落户、2016年开业,首批装修的32个单元全部用完,目前二期装修已经结束,已有几家客户确定入驻二期。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悌思说,德国中心来到太仓,发展势头非常好。
入驻德国中心的企业大多是服务型德企,也有少数中国公司。内外资企业在德国中心这一平台上加强交流、深度协作、共同成长,这正是近年来我市对德合作的生动写照。5年来,我市牢牢抓住对德合作这一开放发展特殊优势,推动经济总量提升、创新转型发展,力促对德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发展。
增长的不仅是德企数量
今年,联合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高新区。这是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和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博世公司占有51%股份。太仓项目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电机、电轴等核心零部件。
联合汽车电子项目是我市新引进的龙头型德资项目之一。3年前,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巨头德国博泽项目来到太仓,租赁厂房开始生产,然后又启动自有厂房建设工程,如今厂房建设初具形态。
德资企业落户太仓保持强劲势头。我市每年新增德企15至20家,每年均有一批德企增资扩产。2012年,全市德资企业约180家,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年产出300亿元。如今德企达260多家,项目总投资超30亿美元,产值超400亿元。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在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后,成为首屈一指的工业企业。
在新落户企业中,德资服务性企业越来越多,德国资本投资太仓的结构更加优化,尤其是一些研发、销售、总部型公司,这既是生产制造规模聚集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制造升级的必然选择。
中德企业加强深度合作
大量德企落户集聚,带动了我市一批配套企业发展,给本土企业近距离观察、学习提供了机会。
今年5月份举办的第十届“德国太仓日”活动中,宗键机电与德国德珂斯、同高科技和德国LASERLINE公司、东南佳和德国崇德集团,就技术合作、联合生产与资本合作签署协议书。宗键机电将与德珂斯在高新区建设中国区总部项目;同高先进制造与LASERLINE合作,整合各自技术产品优势,致力于推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东南佳和德国崇德集团在碳材料技术领域携手,实现“强强联合”。
在中德中小企业创新园内,去年成立的博纳环境设备(太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德方提供技术支持,中方管理团队以管理参股,全权负责公司日常运营。从德国独资到中德合资,从民企配套到技术合作,太仓对德合作正一步步走向深入。
当下,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中德工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诸多企业正在探索的领域。在太的德企在智能控制、智能装备、智能制造应用等方面具有优势,推动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有效对接,也成为我市中德合作重要抓手,如舍弗勒和沈阳机床签署“工业4.0”战略协议,共同参与中德两国政府发起的“工业4.0”公共研究项目;由政府引导,克恩-里伯斯等骨干企业联合主导的德国工业4.0研发展示中心正在稳步推进中。
创新引领共塑合作典范
过去5年,我市对德合作不断升级,成果丰硕,被认定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出口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区,获批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
“十三五”期间,对德合作成为我市重点推进的“三篇文章”之一。去年,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我市对德合作模式作为样本被写入中国科技部《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创新合作正是我市发展对德合作关系的核心议题。
目前,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建设正在推进,将为创新合作搭建更好平台载体,我市设立了中德青年创新创业专项基金,鼓励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双元制教育正向纵深发展,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我市正积极推进中德(太仓)产业合作创新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对德合作定向自贸区、产业合作创新引领区、“大国工匠”双元人才培养实践区、对德合作城市典范区。
(原标题:本土企业与德企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深度融合 迈入全方位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