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动力来自“山西制造”
2017年6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中国中车子公司负责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
6月26日11时05分,两列流线型的“子弹头”分别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驶出。世界建设等级最高的京沪高铁是“复兴号”亮相的舞台。
9月21日,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按时速350公里运营,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2012年,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5年间,高速动车组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此次“复兴号”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复兴号”提供动力的牵引电机,由总部位于山西省的永济电机公司负责研制。
据了解,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中车的总体工作部署,永济电机公司负责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牵引电传动系统。包括牵引电机、牵引变流器和辅助变流器。牵引电传动系统是动车组高速运行的动力来源,是动车组列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被称为“动车之心”。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动车组能否高速、平稳、安全地运行。据负责电传动系统研发的永济电机公司副总工程师高永军介绍,永济电机公司除了为“复兴号”提供牵引电机、变流器等产品,还负责牵引控制系统技术的研发。
中国标准动车组电传动系统研制工作自2014年3月在永济电机公司正式启动。由掌握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团队组成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专项组,依据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系统技术条件,研制团队不断完善提升动车组电传动系统设计、制造、试验技术平台。坚持精益研发的思想,以制度规范确保研制进度,先后制定了详细的节点计划、子项试制计划,明确了项目指标、任务清单、进度要求;并对项目沟通计划、会议制度、分析风险管理点等相关工作进行规定,严格按照总体工作部署和节点要求推进项目实施。目前,由永济电机公司研制的“复兴号”牵引电机已实现批量供货,配属其牵引电传动系统产品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在进行线路运行考核试验。
自主创新“中国动力”寿命更长、效率更高
永济电机公司产品覆盖中国铁路15种型号高速动车组、11种型号大功率电力机车和多型内燃机车,为中国铁路的各类动车、机车提供了60%以上的电传动系统,积累了成熟的研发应用经验。所研制的产品既能经受大漠风沙的考验,也可适应高寒高热,这为“复兴号”牵引电传动系统产品的研制提供了丰富的试验运行数据和设计经验。
2016年7月15日11时20分,首批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高铁上交会,交会的瞬间,两列车仅距1.6米,相对交会时速超过840公里,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重联运行速度的世界最高纪录。试验列车中的其中一列装配的就是“永济电机”——永济电机公司研制的牵引电机助力“复兴号”陆地飞行,让“山西制造”跑出了“中国速度”。
“复兴号”试验时速均在400公里及以上,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温度横跨正负40 、长距离、高强度等运行需求,装配“永济电机”的“复兴号”在多种工况下进行了60万公里考核,比欧洲标准还要严格。最终,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
基于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发需求,永济电机公司加大创新力度,进行基于需求的正向设计。从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首批“复兴号”牵引电机的研制历经数百个日日夜夜、数十次方案调整,一个个难题在开拓创新中被攻克。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从产品结构、原材料选型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科学比对、创新优化。最终,实现了产品轻量化、低噪音、高效率的优化。
坚持创新驱动全球轨道交通发展
自2004年开始参与中国铁路“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研发路径开始,永济电机公司从国际先进技术博取众长到完全自主研发,经过十几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了高速动车组电传动系统研发平台,掌握牵引电传动系统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建立了电传动系统自主创新体系。
作为山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中坚力量,永济电机公司专业研制电传动系统和新能源动力,已经有48年的历史。目前,山西已具有原材料、关键部件、整车组装等较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坚持“发挥优势,深化交流,共建合作平台”。永济电机公司秉承开放包容的重要理念,致力于全球轨道交通技术的优化升级,其积极探索全球经营的本地化用工、本地化采购、本地化服务、本地化制造、本地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方式。目前,永济电机公司形成了以永济、西安为基地,国际国内多点布局、系统推进的发展态势,其在印度的子公司已经投产运营,成立了南非独资公司。未来五年,该公司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中心,以风电为突破,以工程业务为延伸,以服务为动力的业务增长方式,建立东南亚、非洲及拉美等四大海外区域业务平台,为全球轨道交通发展不断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