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机电产品都是我市出口量最大的产品。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市机电产品出口绝对额居全省第二位。2017年,我市机电产品出口额5.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8.4%,继续领跑。
同时,我市机电产品出口主体不断壮大。2017年,全市发生出口业务的机电企业有近110家,占全市已发生出口业务企业的37%,其中出口过500万美元的主要机电出口企业有16家。我市机电产品出口优势在哪儿?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本地采购降成本以产品性价比赢市场
3月15日,记者走进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见各条生产线紧张有序地运行。2017年,该公司实现出口额1346万美元,同比增长129.4%,是去年我市出口过千万美元机电生产企业中增速最快的一家。
东风井关农机公司海外事业部部长王锐告诉记者,该公司产品顺利“走出去”的窍门在于提高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以全喂入收割机为例,原来生产该产品要使用大量的进口零部件,通过强化本地采购,如今全喂入收割机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50%。凭借较高的性价比,该产品成功赢得国际市场。
出口步伐加快的企业还有襄阳恒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铝合金汽车轮毂,产品出口到英国、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2017年,该公司实现出口额1385万美元,同比增长38.9%。“我们公司生产所需的材料,很大一部分在本地采购,这帮助我们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3月14日,恒德汽配公司总经理杨志强说。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拥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机电产品大量出口海外其实是沾了汽车产业的光。出口过千万美元的机电企业要不有车企“血缘”,要不围绕汽车产业做配套。
税收优惠财政奖励企业出口步伐加快
机电产品“走出去”同样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市商务局、市国税局从资金、政策方面给予我们支持,如创汇奖励政策、参展补贴政策和快速到位的出口退税政策等。”恒德汽配公司财务部长余庆丽说,去年他们拿到各项补贴共160万元。“近年,由内资转型为外资的企业数量和新注册的外资企业数量持续上升。”市商务局局长罗毓然说,根据2017年出台的《襄阳市促进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我市每年拿出2000万元的财政预算,用于支持外贸出口,促进全市外贸企业发展,对机电产品等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企业给予奖励。“开拓国际市场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参加展会。市商务局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展会信息,并对参展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王锐介绍,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成立,为襄阳企业“走出去”,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
市国税局为支持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建设推出30项税收服务措施,为出口企业提供了便利。余庆丽告诉记者,现在办理出口退税方便又快捷,网上提交数据后,不到1分钟就能自动完成海关出口货物信息比对审核。她说:“去年我们公司共退税1200万元。正是因为退税速度变快了,我们才有充足的资金更新设备、工艺,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加强服务解难题助力企业走出国门
“当前,我市机电企业大多停留在单打独斗阶段,很难发挥集聚效应。建议把引进的出口型项目作为增强我市出口的内生动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来抓,坚持抓大不放小,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先进汽车制造业、装备业中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同时围绕引进的大企业和大项目,积极培育相关领域的配套企业,并依托出口基地内优势企业开展产业招商,形成产业链,带动出口,打造新的出口增长点,从源头上解决扩大出口主体规模的问题。”市商务局外贸外经管理科负责人何春丽说,深挖已开口企业的出口潜力,加大对企业的调研力度和服务力度,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和出口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稳定存量,扩大增量。“对机电企业来说,加快转型对其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开拓市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罗毓然认为,产品“走出去”带来的有信息流、物流以及人才流,同时通过实现产品的国际化,进而上升企业的国际化、社会的国际化、城市的国际化。企业要提质增效,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
罗毓然表示,下一步市商务局会积极动员和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引导企业“走出去”抓客户、抓订单;引导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风险,增强企业出口信心;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对技术改造和出口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通过开展各类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推动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