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0日北京发布的《2018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末来几年内将逐步成熟,并从2020年起发挥重要排作用。多数受访者还预计,碳价将稳步上升,每吨二氧化碳价格将从2020年的51元上至2025年的86元。
该调查报告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正式启动后的首次市场调查,由中国碳论坛(CCF)等联合实施,并获得清华大学、荷兰排放管理局和挪威环境局等支持。
报告显示,碳交易对投资決策的影响日益显著。34%的受访者认为,在2018年碳交易将对投资决策产生强烈或一定程度的影响;75%的受访者认为,在2025年,碳交易将产生强烈影向,届时中国实现减排的政策工具将逐转为碳排放交易体系、环境税、信息公开及能源配额交易策的组合。有近2/3的电力行业受访者认为,该行业能在2020年为碳交易做好准备;1/2以人上的受访者认为,另一个主要碳排放行业一水泥行业能在2020年底前做好进入全国碳市场的准备。
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说,目前企业面临环保、低碳发展的巨大压力。碳市场建立的价格机制将发挥长效作用,并有稳定的市场预期。对生态环境部来说,除督查外,碳市场机制也将成为实现环最保、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对企业来说,能根据要求做出长期决策,如长期的技术改革和研发、低碳投资等,这也有利于企业统筹应对各种新监管要求。
荷兰排放管理局局长马克艾利西说,“碳市场在中国的发展释放了明确的价格信号,这对其他国家建立并发展碳市场有着重要意义。近期欧盟碳市场改革、中国全国碳市场启动都表明,作为一种市场化手段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将会继续完善。此外,全国碳市场的成功运营将能有效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