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轧钢厂通过修订《修旧利废管理制度》和《岗位创新管理流程》,加大钢后创效的奖励力度,鼓励维修工立足岗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发挥自身技能,继续推动钢后创效工作。该单位通过修补设备、废旧备件再利用、岗位创新等,在上半年钢后挖潜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修补”使受损备件重新上岗。在生产中,设备因长期使用,磨损、变形等,严重影响生产。各线维修工利用电焊和车削等手段先后修复因长时间接触红钢的棒一升降裙板、磨损的万向轴、活套辊子、热送辊子、风冷线辊子等设备;通过切割变形链架,再利用钢板进行固定,修复变形链架;利用圆钢焊接修复断裂的推钢杆,使受损设备恢复生产性能,创效约65万元。
“利废”节约备件采购费用。有些设备因某些零备件损坏或缺失而不能上线使用。维修工通过对报废备件进行筛选,通过清洗、加工、润滑再次利用,进而节省重新采购备件的费用。他们通过加工废旧的缸体修复了因多次拉伤造成漏油的热送液压缸;利用已报废的悬臂辊上的轴承座,装配了全新的辊轴;利用废旧轴承做车轮,钢筋做托臂,化解移钢小车紧缺的局面等等,节约备件费用约55万元。
“小改动”化解问题创效益。今年,该单位加大了岗位创新的奖励力度,极大鼓舞了一线人员的动手动脑能力,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改造:高线维修工利用40MM的钢板制作钢套固定滑块,解决了滑块掉落造成停炉的风险,年可创效144万;棒一出入炉一体化改造,实现了出炉辊道全自动控制出钢,改变了手动操作带来的电机超负荷负荷、联轴器吃劲造成设备磨损的被动局面。还有很多小计小改,都是维修工在长期的设备维护中经验中,不断总结提高维护能力的智慧结晶。截止目前,该单位已完成修旧利废202项,岗位创新76项,创效约89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