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消息 黄河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将济南城一分为二。作为全市唯一横跨黄河两岸的天桥区,十年前,黄河南岸是繁华的现代大都市,一河之隔的北岸则是广袤的农田和寥落的村庄。十年后的今天,黄河北岸已是工厂林立、机器轰鸣、车水马龙。9月14日下午,2018全国网络媒体看济南采访团跨越黄河,一路赏尽黄河生态风光美景,来到位于黄河北岸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参观园区企业“隐形冠军”,聆听济南北跨携河发展的巨浪涛声。
济南新材料产业科技园
瞄准新材料产学研道路上科研转化结硕果
历经了两个时间维度,在“零基础”的一片农田上,2011年前的五年,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投入近20亿元,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完成起步区4.7平方公里内的铁路专线、四供两排等9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具备了承载大项目、好项目的能力。2011年后的五年里,园区则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入手,调整产业规划,瞄准了国家鼓励的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实现了由前身化工产业园区向新材料产业园区的转变,尤其随着济南市北跨战略的实施,园区成为全市“产业北进、城市北跨”的桥头堡,以新材料产业为转型的出发点,逐步走上一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园区发展初期,考虑到园区属于主城区,在土地成本、用地指标、审批等优惠政策上与周边县区开发区相比并不占优势,然而济南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有大量科研人才和资源,引入一家科研院所,相当于引进了十几个优秀的项目甚至是一个产业。因此,园区将吸引科研机构落地进行产学研转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2011年4月14日,山东大学与天桥区政府举行共建新材料产学研基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国家级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入驻,拉开了园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大幕。随后,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的相关科研机构纷纷入驻园区,通过“取得初步技术成果——进行中试——产业化投产”的方式,与园区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实现了产品研发、中试、量产“一站式、一条龙”,成功转化科研成果近百项。
为了将校企合作、园企合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知识和人才的力量,园区探索出“成果、载体、团队、服务”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特色发展模式,从场地、设备、资金等多方面致力提供“气候和土壤”,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相关支持政策日益健全完善,从科技创新、市场培育、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引进、企业上市、土地和环境资源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成果转化项目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扶持。
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问题,连续5年,园区每年拿出400万元科研经费,专项扶持国家胶体材料中心、山大材料学院、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成果就地转化。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纷纷成功转化。
园区内,一家从事软体电磁屏蔽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获得业内“中国代表”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