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甘肃庆阳持续降雨,针对多个生产站点因连续降雨引发的生产告急情况,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南梁作业区副经理刘强冒雨深入一线,组织人员积极协调运力,保路拉油防止生产中断。这样的场景,对刘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翻看刘强的工作笔记,扉页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他的座右铭,是他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刘强每天都奔波在生产一线。
十余年的职业生涯,刘强始终不忘为油奋斗的初心,2007年大学毕业,刘强被分配到了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尽管自己当时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还是被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震惊了,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他依然决定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2年。
自工作以来,刘强怀着对石油事业的热爱,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工作,用拼搏与奉献实现了一名石油开发工作者最美的 “石油梦”,让自己丰富的学识之“花”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结出了累累“硕果”。
工作12年来,刘强把自己最灿烂的青春绽放在平凡的开发地质研究岗位上。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2017年,刘强从樊家川调任南梁作业区副经理。作为采油二厂的“产油大户”,南梁油田产量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日产突破1000吨不难,难的是我们这个1000吨能维持多久?”在生产会上,刘强对所有来参加会议的井区干部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措施稳产。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南梁西山二增井区作为老区块,产量递减速度较快,他频繁地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每天的生产状况,录取生产数据;晚上,他又在电脑前分析数据。仔细查看scada系统中每口井的功图,从功图中发现山二增井区的油井大部分属于供液不足,主要原因是这里油层联通性不好,需要压裂引效。已经午夜十二点了,刘强的办公室灯依然亮着,他还在办公桌前忙碌着,只见他在纸上写道:对山7-24、山7-27井实行压裂引效;对产量较低的01-24、山13-19井实行周期采油。
看着经过一个多礼拜产量跟踪之后,制定的措施,他嘴角漾出了淡淡的微笑。措施实施后,山二增井区的产量提升明显。刘强也因此被大家称为“稳产能手”。
刘强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经常编制资料、方案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
做好传帮带,造就“刘老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为了能更好的带动身边技术干部的成长,刘强不断加强学习,勤跑现场,做精通业务的“活书本”,做熟知一线的“活流程”,创造性地开展“一人一课堂、一人一课题、一月一规划、一月一总结”的四个一活动;以“两级管理、两级评定、两项激励”为抓手,传帮带为基础,通过制定系统的成长目标,加快了技术干部成长速度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先后有14名技术干部因业务突出走上了新的岗位。这其中,刘正飞当属让人刮目相看的一个。
“刘正飞虽然不是最出色的,但确是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刘强回忆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刘正飞当时是樊家川作业区的一名技术组副主任,上班已经5年了,有着丰富的油田开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能力,自己就想着怎样把刘正飞这块好坯子打磨成器,由于他一心想做技术研究工作,不愿到基层锻炼,自己通过做思想工作,从技术副主任转到了井区长。
如今,刘正飞已成为采油二厂温台作业区一名技术副经理,自己也成了带队伍的人,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他感慨万分:“感谢刘老师一点一滴的说教,一步一步培养我的自信。”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刘强的座右铭,也是他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愧对家庭,只为心中的“石油梦”
在工作中,刘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然而对于家庭,刘强心中更多的是愧疚。对于孩子来说,有一个工作优秀的爸爸,肯定会十分骄傲的,但是对于刘强的孩子刘晟尧来说,他一直觉得自己有一个“假”爸爸。
每逢节假日,别人的爸爸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逛公园,出去旅游,而刘晟尧就没有这样的待遇,每次给爸爸打电话的时候,他总是很忙,说不到两句话就把电话挂了。放假的时候,妈妈和他来到南梁,可是一整天下来,他却基本上见不到爸爸的身影,早上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上班了,晚上等他睡着的时候,爸爸才回宿舍。
有一次,刘晟尧摔倒,把头磕破了,妻子看到这种情况,赶紧给刘强打电话,可刘强正忙着在梁三增站内新投呢,手机放在车上跟不就没拿。等到梁三增投产完,已经晚上八点多了。刘强在回作业区的时候,看到手机上妻子打过来的二十多个未接来电,赶紧给妻子回了电话。在得知孩子额头磕破缝了五针,刘强心里十分着急,可是梁三增投产在即,他根本就是分身乏术。他只能淡淡地给妻子说:“没事儿,只要血止住就好了,男孩子,不磕不碰怎么能长大?”
如今,儿子已经7岁了,刘强没有陪孩子过个一个生日,孩子的家长会每次也是由妻子去参加,对于孩子来说,这个爸爸完全就是电话那头那声亲切的称呼,却很少陪在孩子身边,难怪孩子会说:“我有一个假爸爸。”
“一切都为了最初的坚守,只为那美丽的石油梦……”迎着朝阳,刘强那张坚毅的脸庞闪耀着青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