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大气颗粒物监测计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被全体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这是省计量院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这也是团队成员一个个日夜的心血结晶。
“我们团队成员都很年轻有朝气,创业积极性很强也很实在。科研中如果遇到困难,大家一定是抱着要解决的心态去解决,即使加班加点也是平常事。”团队带头人潘孙强博士这样描述着自己的团队,正是这样一句最普通的话,道出了一群无怨无悔、矢志前行的科技筑梦人。
顺势而为
技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
2014年,潘孙强进入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气溶胶的光学特性研究。在他的印象中,院里前期一直在开展大气环境计量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是一种顺势而为。
2018年4月,创新团队正式成立,潘孙强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团队建设和确立研究方向:主要工作是基于光学方法的大气环境(颗粒物、气体等)计量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方面是针对大气中的颗粒物开展计量技术研究,比如气溶胶、PM2.5等,另一方面是针对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开展计量技术研究。他认为开展大气环境计量技术研究,是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温室效应导致的地球气候变暖、室内空气的质量影响我们人体的健康等等,都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落脚到应用。
众所周知,甲烷、二氧化碳这些气体是导致地球温度上升的因素。其实大气气溶胶也可以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影响地球大气的能量收支,影响气候变化。为准确估算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对其光学特性进行准确测量。为提高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测量准确度,潘孙强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自主研发相关仪器设备来测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实现对气溶胶光学特性全面准确的测量,进一步用于气候变化研究。针对PM2.5质量浓度开展研究,开展PM2.5自动监测仪检定和校准技术研究,制定国内首个地方PM2.5自动监测仪的检定规程,保证了仪器的溯源性,确保PM2.5监测数据的可靠等。
除了颗粒物,气体计量技术的研究也是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的重要工作。近几年来,过氧化氢气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灭菌。而过氧化氢气体的浓度与灭菌效果密切相关,目前过氧化氢检测仪大多采用国外设备,不仅成本高,而且寿命较短。为了提高国产化,创新团队做了基于光学方法的过氧化氢气体检测仪。同时针对目前过氧化氢检测仪无法校准的问题,研制过氧化氢检测仪校准装置,并制定了国内首个地方过氧化氢检测仪校准规范。
氧化氢浓度(TDLAS)检测装置的研制成功,对很多药企、研究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在灭菌消毒后,隔离器和灭菌空间中依然存在少量过氧化氢,工作人员如果直接进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氧化氢浓度(TDLAS)检测装置既可实时监控隔离器和空间的灭菌浓度,又可用于其灭菌消毒后残留灭菌浓度的检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创新
推动计量科技成果转化
这些天,潘孙强和其创新团队的成员很忙。浙江泰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过氧化氢灭菌器生产企业,他们找到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希望帮助企业开发气体浓度检测技术,研制相关产品。
其实与浙江泰林的合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应该说,浙江泰林是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成立以来服务时间较长的一家企业了。
企业负责人这样表示:通过与省计量院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的合作,我们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产品价值得到了提升。产品共获得多项国家****,还参与了“无菌隔离”“在线灭菌”“无菌检查”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
团队成员张建锋还见证了不少成果转化的故事。2018年3月,江苏一家生产纺织监测仪的企业找到团队,希望帮助他们生产一套新的颗粒物监测系统,将原来的关键测试部件做国产取代,针对企业的需求,创新团队设计研发了一个测试仪,相当于可以取代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再集成到整体测试系统中。这次成果转化使得企业降低了50%~60%的生产成本,使得企业的售后更加便利,用户体验更好,维护成本也更低。
另外,团队还对珍贵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开展了计量技术研究和服务,建立了馆藏文物环境分析设备的离线检测平台,实现了快速、精确、可靠的大气环境参数检测和分析,提升了馆藏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监控、反应和保护的能力。
据统计,近几年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已开展成果转化及横向项目8项,项目金额超过200万元。
可以说,计量准确度的每次提高,都会给企业的技术进步带来新动力。而这些计量科研成果的转化,都离不开大气环境计量创新团队背后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对其技术创新的支撑。
作为地方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全面保障全省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发挥计量在社会治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以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